提示:布达拉宫既是藏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既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然而,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于布达拉宫的建筑?考古资料表明,在四川和新疆各有一座,不过如今已成遗址。
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
依山垒砌,自山脚而上,直至山顶。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
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屋顶和窗檐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形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这就是布达拉宫了!它是动态的,因为它始终以飞翔的姿态,在山巅之上占领着所有的视野,让宁静与庄严翩然而至人的内心;它也是静默的,岿然在人世与天堂的十字路口,静默如佛,俯瞰众生。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有三座九层楼宇,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吐蕃王朝灭亡,遭战乱破坏,后经历代增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因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既是藏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既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然而,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于的布达拉宫建筑?考古资料表明,在四川和新疆各有一座,不过如今已成遗址。
先说位于四川的。雅江县隶属甘孜州,位于甘孜州南部,东邻康定县,南界凉山州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县、新龙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南部是极高山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属于康巴藏区。
郭岗顶遗址
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建制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因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东汉时,这里为白狼国地。
西俄洛镇,雅江县下辖乡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系康巴文化的核心地带之一。2012年,考古学家在西俄洛镇郭岗顶遗址,发现了一批重要文物。郭岗顶海拔3850米,在浑圆起伏的山岗上,也是一座矗立了千年的遗址。当年7月在这里发现的文物是一批陶俑,为唐代白狼国文物,是目前已知的关于白狼国唯一的一批文物,陶俑栩栩如生,它们多是微笑的,有男性形象也有女性形象,都是杏仁般大眼睛,明显受到吐蕃和唐代的艺术影响。
白狼国陶俑
陶俑反映了9世纪白狼人的生活状况,有一部分发饰类似吐蕃人发饰,考古学家据此判断,当年的白狼人明显受到吐蕃人的影响,而白狼国亦为吐蕃所灭。白狼国是东汉时的一个小国,与东汉王朝关系十分融洽。东汉王朝曾派出使臣拜访白狼国,并给缺盐地区的白狼国带去了珍贵的盐巴和生活生产物资。白狼王亲自写诗表示感谢,这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白狼王歌》。《白狼王歌》共44句176个字,其中有90多个字与现代纳西语相同或相近,说明白狼人可能是纳西先民。
再往前推的历史,我们在以前的文字里介绍过,即白狼人可能出自以白狼(犬)为民族图腾的猃狁族(即犬戎),但还有一种说法:白狼人亦可能起源于青海省果洛地区,因为果洛在藏文中的意思,与西俄洛的“俄洛”在藏文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白狼国陶俑
传说,第二个布达拉宫的选址就在郭岗顶。如今走近遗址,仍可见到残砖散落一地,傲立在风中的残墙分明还在见证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只是人们已经不知道,这高高山岗上的残砖断垣因何而兴因何而衰。“第二个布达拉宫”的秘密,依然静静等待着专家们在将来的开启。
米兰古城遗
另外一个“布达拉宫”的遗址在新疆。位于若羌县城东80里处,为人们熟知的米兰古城遗址。在遗址中,有一座夯土建筑被称为古戍堡,是土谷浑人的杰作。据《新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唐初这一带原是吐谷浑部落活动的地区,公元638年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发兵攻打土谷浑,土谷浑败逃青海北部,这一带遂为吐蕃势力统辖。
古戍堡是米兰古城遗址里一座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位于新甘公路的要道上,南北宽约56米,东西长约70米,呈不规则正方形。城垣为夯土筑,夯土层中夹有红柳枝,夯土层上用土坯砌成,西墙有两段宽达5—6米的缺口,可能是古戍堡城门。197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了这处遗址,发现其北部为一阶梯形大土坡,自低凹处至戍堡北墙依坡盖屋,屋为平顶,不见门洞,其构造形式类似西藏布达拉宫。
米兰古城遗
与真正的布达拉宫相比,郭岗顶与古戍堡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但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曾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有过辉煌灿烂的创造。(文|路生)
参考资料:陈韵鹦《触摸西藏》;郭岗顶遗址、米兰古城遗址相关新闻报道。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