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这一查,社保系统恐怕要地震了!
信息来源:《“史上最大欺诈”!马斯克“查账”美国社保:150岁以上老人超140万人,最大的360多岁,“在美国诞生前就已经活着了”》,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2月18日。
最近,埃隆·马斯克盯上了社保系统,夸张的是,里面竟然有超过140万的“150岁以上老人”,甚至还有“360多岁”的超级老人。
更让人吃惊的是,很多转账记录很可疑,没有说明,钱就这么消失了。这究竟是系统漏洞,还是人为操控?
马斯克:查个底朝天
临危受命,执掌“政府效率部”,马斯克的改革行动迅猛而直接,毫不留情地切割着美国政府。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美国国际开发署,作为曾经负责对外援助的机构,首先受到了影响。在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下,该机构被正式裁撤,其职能和人员被并入其他部门。
信息来源:《“关停国际开发署”在美引发争论,外媒:该机构曾被视为美国家安全战略“三大支柱”之一》,环球网,2025年2月5日。
接下来,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美国联邦行政研究院、美国军事学院监事会等机构也面临着裁撤或重组。裁员行动迅速蔓延到华盛顿,成千上万的联邦雇员收到了裁员通知或“买断”协议。
那些选择接受“买断”的员工,可以在9月30日之前继续领取工资,但他们也将失去工作保障。而那些选择留下的员工,他们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更刺激的还在后面。美联储,作为神秘兮兮,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也被马斯克也盯上了。它的政策,直接影响着每一个美国人的钱包。
当然,马斯克不仅仅想砍掉多余的部门,他还要审查数据,因为他相信,数据会说话,能揭露那些藏在暗处的腐败和浪费。
马斯克直呼:欺诈!
马斯克决定深挖社保数据库。谁也没想到,这一挖,挖出了一个惊天秘密:登记在册的“活人”数量,竟然比美国实际人口多了六千万!六千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意味着什么?这笔钱又流向了何方?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社保系统中竟然有超过一百四十万的百岁老人,其中最年长的甚至超过了三百六十岁。看到这些数据,美国人民还能保持冷静吗?
然而,技术人员却解释说,社保数据库使用的编程语言太过陈旧,空字段会自动填充为1875年,这或许可以解释一部分超高龄老人的数据。
可即使如此,也无法解释为何登记人数会超出总人口这么多。马斯克毫不留情地指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欺诈”。
实际上,马斯克盯上社保系统,这事儿可不是头脑发热。
马斯克早就觉得不对劲,一百五十岁的老人领钱?这数字怎么来的?
现在他开始真刀真枪地查,社保数据库被他扒了个底朝天,问题更多了。数据里的人数不对劲,高寿老人数量离谱,更扎眼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转账,没名头、没理由,钱就这么没了。
钱去哪儿了?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想想之前爆出来的70亿可疑账目,再看看美联储那让人看不懂的美债数据,这几件事儿连起来看,让人心里发凉。美国政府的系统,是不是烂到根儿上了?
这事儿,恐怕要出大事。
而社保局局长米歇尔·金的离职,看似只是一次人事变动,实则是马斯克与政府内部保守势力的正面交锋。
她手握着公民的命脉——那些包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社保号码、收入记录,甚至银行信息的敏感数据,拒绝交出。
可米歇尔·金的拒绝,在他看来,就是阻碍改革。
最终,米歇尔·金走了。新来的局长,是特朗普的人,一个公司CEO。外界普遍认为,他会更配合马斯克的调查。
可并非所有人都欢迎马斯克的到来。权力这东西,谁也不想轻易放手。
他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奶酪,这群人,手里握着资源,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会暗地里使绊子,设路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马斯克的改革寸步难行。
民众的反应也出乎意料。
马斯克受阻力
原本以为群众会欢欣鼓舞地迎接新时代,结果却冒出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五十州联合抗议游行就是个例子,起因居然是社保信息泄露。
真是讽刺,改革还没见到成效,信任危机先爆发了。
很显然,埃隆·马斯克的“效率革命”,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一场豪赌,赌注是美国的未来。而这场改革能否成功,并非马斯克一人说了算,而是各种力量角逐的结果。
体制内的反对声音,民众的疑虑,以及改革方案本身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即便最终失败,马斯克的行动也并非毫无价值,它赤裸裸地揭示了美国政府机构的沉疴。这不仅仅是美国自身的问题,更影响着全球经济和政治的走向。
试想,一个效率低下的政府,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挑战?答案不言自明。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美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这绝非易事。
笔者认为
马斯克的改革,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他能否真的重塑美国梦,抑或是加速其崩塌?这场豪赌,你站哪边?你认为马斯克能拯救美国吗?欢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