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3日,对于印度来说,可谓是举国同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印度的“月船3号”成功登月并实现软着陆。印度总理莫迪当时还在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峰会,他看了全程直播,期间挥舞着印度国旗,看起来是非常兴奋,并在成功后的第一时间发文庆祝。的确,“月船3号”的成功对印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印度成为第四个实现无人飞船能在月球着陆的国家。
莫迪发表讲话时提到:当然,此次探月任务的成功不仅属于印度,还属于全人类。与中国、美国以及苏联这三个先前着陆的国家不同的是,印度成为首个“抢登”月球南极的国家,而且更尴尬的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

(印度发射“月船3号”,莫迪追踪全程直播)
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说是抢登?抢登月球南极又有何意义?
关于月球,可以说人类一直以来都充满憧憬与好奇。月球有没有水?哪里有水?有多少水?特别是这类关于月球联系到水的问题,往往都是人类关注的焦点。
而月球南极,就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必经之路,所以印度这次探月的成功,确实是了不起的壮举,这对研究地质科学非常重要。
而随着印度加入“探月俱乐部”,月球这个未知的且未被征服、未被开发的“新大陆”,成为新的黄金地带,许多国家都蠢蠢欲动,有自己登月的计划,这无形中也引发了一起“太空竞赛”!
竞赛参与国家有很多,就比如俄罗斯。与印度举国狂欢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显得很尴尬,因为就在前几日,俄罗斯的“月球-25”号探测器发射后,出现了故障,俄方也宣布失联。而且俄罗斯这次的探测器着陆点也一样定在月球南极。俄方肯定不会想到。印度的都成功了,自己的却失败了。

(在历经近10天的飞行后,俄罗斯的登月探测器失联了)
其实,俄罗斯的“月球-25”最早准备是在21年发射的,但因当时国内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今年7月14日,印度发射了“月船-3”号探测器再次挑战登月。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这也才有了新动向,于8月11日发射升空,并于16日进入月球轨道。而印度“月船-3”探测器就在同日完成最后一次幻月轨道降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预测,月球-25”号最早将在21日着陆,而“月船-3”预计在23日。时间上来看,虽然印度早一步发射,但俄罗斯是可能先一步到达月球南极的。如果成功的话,不管是提前几天或者几小时,从预计着陆时间来看,俄罗斯是有意图去和印度争“第一”这个头衔的!
所以,时间以及着陆点都恰好“撞上”的双方究竟谁会成功完成任务?如若都成功,俄罗斯能抢一步着陆吗?谁会成为第一个抢登月球南极的国家?这些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计划进行14天科学活动)
一边是已经历两次失败的印度:2008年的“月船1号”,虽成功发射但在次年就鱼地面失联了。在19年,印度又发射了“月船2号”,可谓是锲而不舍,那次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但不幸发生; ,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再次坠毁。再来接棒的就是“月船3号”了,预算不到7500万美元,再度尝试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而另一边则是有航天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众所周知,苏联于1976年就发射“月球-24”号并成功带回170克月球土壤,其在航天领域的雄厚技术不容小觑。相比俄印,外界都普遍更看好俄罗斯,看不上印度。

(俄登月探测器坠毁)
但结果“出乎意料”,俄罗斯“月球-24”失联,而印度的“月船-3”成功着陆!普京23日晚间向印度发表祝贺,称印度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钦佩的进步。面对自己的失败固然沮丧,印度的后来居上就让俄罗斯显得更加无地自容!一句简单的祝贺透漏出无尽的尴尬。
那么,俄印此次巧合的碰撞,就只是单纯想和印度争这个所谓的“第一”的头衔吗?显然不是,俄罗斯时隔足足47年才向月球发射探测器,“月球25”从21年一直推迟到现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专家提到,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探索放缓,很大因素就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俄罗斯经历了一个比较动荡时代,经济的漫长恢复、政治形势的变化,人才的不断流失等等。
而“月球25”也就是最早计划在21年发射,但也因国际形势的改变被不断耽误,本来“月球25”还有欧空局的合作,也开始破裂。22年2月,俄乌战争的爆发,让此事更是雪上加霜,俄罗斯面对更加严峻的外部挑战,西方国家从经济等多方面的制裁让俄罗斯大伤元气。专家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航天发展等高技术领域的合作将都中断,持续时间更是未知。这样一来,俄罗斯在航天工程体系中使用的来自西方的材料都将无法获得,只能靠自己。

(印度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
反观印度,其实俄印之间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印度能够开启航天之路,背后是有强国支持的,这个国家就是当时的苏联。不论是1975年发射的第一颗印度卫星还是印度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印度成功的背后,苏联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苏联解体后,由于一些原因,事情发生转变,俄罗斯与印度在航天合作,特别是月球任务方面,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最终在2015年,在月球探测器方面的合作被印度叫停。
随后,印度也想着成为太空强国,就与美国、法国合作,正成为第二波新兴太空强国之一。今年7月,印度签署由华盛顿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足见,印度与美欧之间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而对于此次成功发射的“月船3号”,相关资料显示,也是用了一部分欧美的技术,成功着陆后,西方也第一时间向印度表示祝贺。

(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
相较印俄的探测器登月任务不难发现,都与美欧航天团队有千丝万缕关系。一个合作破裂,一个在帮助下获得成功。那对于俄罗斯这次重启探月任务来说,好像就不那么简单了。
俄乌冲突还没结束,俄方除了希望向外界展示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外,其实还希望在俄乌冲突陷入长期化局面的当前,鼓舞士气,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证明可以摆脱美欧协助,完全凭借自身实力完成任务。俄罗斯的登月愿景与许多不同的事情交织在了一起,如若成功,这将是俄罗斯国家实力在全球舞台上的展现,经济等各方面也将得到进一步恢复。
但事与愿违,探测器的失联,也意味着俄罗斯重返强国探月竞赛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探测器失联后,太空研究科学负责人之一,苏联时期的马罗夫现今已90岁高龄,听到失败消息后被紧急送往医院。同时,他呼吁不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保持沉默,而是利用以往发射的经验进行讨论。
但俄罗斯毕竟是航天大国,出现这种问题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分析失败原因。俄火箭航天领域专家承认俄罗斯在近这些年来,在星际飞行和在其他星球上着陆方面失去了一些能力,同时也要意识到必须要再次学习。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缓进则亡!这也是我们普通人也要明白的道理!印度能够探月成功,就是很好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