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命而生》口碑塌了,相信一切的转机都是从后几集开始,原本观众以为是悬疑剧,但后来发现它是复仇剧,它是年代剧,它是《基督山伯爵》,再到后来没人能说清了,此刻最尴尬的莫过于导演陆川。
我们不否认陆川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否则也不会拍出《南京南京》、《王的盛宴》,然而作为一位有着强烈个人表达的导演,电视剧不该这么玩,它彰显出导演太过任性,想要的太多,结果让观众找不到重点。
如果说《借命而生》的优点,不得不说前半部分足以符合一部悬疑剧的所有要素,关键是导演拍摄出了“八十年代”特有的情怀。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一定特有共鸣,尤其剧中主角爱情的雕琢,不得不说很有那个年代的味儿,由此也不难看出剧组确实下了大功夫。
当然这个过程也能看出导演的个人情怀,就比如剧中几位主要女性角色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花儿”,似乎不是花儿就讲不好故事,又或者故事就不能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如果没有那么多花儿,就是个八十年代的普通女性,或许会让观众更有感。但也能理解,文艺工作者吗,无论发生什么,必备的因素就是女人一定要漂亮,否则就不够浪漫,不够打动人,对此导演还是有些想当然。
然而最让观众糟心的还是剧情,显然导演太想火了,一部剧承载了太多,以至于让观众迷失了焦点,这也是它最让观众诟病的地方。一部好剧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恐怕就是观众明知故事讲完了,但还是希望它出续集,全都因为观众没看够。但有些剧恨不得把所有因素都勾连起来,以至于让观众厌烦,我们的创作者们还是要铭记一个真理,那就是把一个小故事讲到极致,远比太过跨越的大剧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在此也只能说,陆川,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