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里,有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年轻时就名满江湖的贵族大佬,最终却只能在梁山落得个后勤部长的职务,与真正的权力核心无缘。
这人就是柴进,绰号“小旋风”,祖上曾是后周皇室,家里富得流油,交游满天下。
可到了梁山,他却没能复制自己的高光时刻。
柴进的故事,得从他的江湖地位说起。
要知道,江湖上的事,从来不是单靠武功或者财富就能摆平的,名声才是关键。
柴进的名声最初有多响呢?有人曾这么说:“天下英雄,只有两人值得敬重。”这两个人,一个是宋江,另一个就是柴进。
更有意思的是,这话里提到柴进的时候,排在宋江前头。
可见,柴进当年的地位,绝对是压过宋江一头的。
而且柴进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他不仅家财万贯,还喜欢广结豪杰,接济落魄的英雄好汉,江湖人称“柴大官人”。
按理说,这样的人,到了梁山怎么也得进核心圈吧?但事实却是,他排在第十位,被边缘化得彻底。
这中间的原因,恐怕得从他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起。
柴进的第一次重大失误,得从他和林冲的关系说起。
林冲这个人,大家都熟悉,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因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
林冲落魄到此时,柴进毫不嫌弃他的身份,热情款待,甚至亲自帮他引荐梁山。
可以说,林冲能上梁山,是柴进一手促成的。
柴进完全没想到,这个他一心扶持的朋友,最后却成了改变梁山格局的关键人物,而柴进自己却因此丧失了对梁山的控制力。
当时的梁山并不是后来的豪杰云集之地,而是个小打小闹的草寇窝点,头领是王伦。
王伦这个人心胸狭窄,看林冲是个落魄的囚犯,根本不愿接纳他。
结果梁山的几个小头目站出来劝王伦,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林教头是柴大官人引荐来的,不收他就是不给柴大官人面子。”听到这话,王伦不得不妥协,让林冲留在山上。
但他又提出了一个条件:林冲必须拿功劳证明自己。
于是林冲火并王伦,梁山从此改朝换代,迎来了晁盖时代。
表面上看,林冲的上山是柴进的功劳,但实际上,这却成了柴进的滑铁卢。
梁山在晁盖接手后,完全脱离了柴进的控制,变成了一个以晁盖为首的独立王国。
更要命的是,林冲上梁山后,并没有感念柴进的恩情,反而迅速与晁盖、宋江等人打成一片,再也没跟柴进有过交集。
换句话说,柴进亲手扶持起来的林冲,最后却成了让他失去梁山话语权的关键人物。
自此以后,柴进与梁山的关系逐渐疏远,直到他自己也上了梁山,却早已没有了任何根基。
如果说林冲的事件让柴进失去了梁山的主动权,那么李逵的横冲直撞则彻底断送了柴进的未来。
李逵,一个野性十足的汉子,虽然忠心耿耿,但头脑简单,做事从不考虑后果。
他和柴进的矛盾,发生在高唐州。
那时,柴进因为得罪了当地土豪殷天锡,被抓了起来。
宋江带人来救他,但李逵却不听劝告,上去就把殷天锡砍了。
最终,宋江不得不出面摆平此事,但柴进的名声已经毁了。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柴进彻底失去了独立性,从此只能依附于宋江。
李逵的冲动行为,其实也映射了梁山内部的权力格局。
柴进虽然出身高贵,但他在梁山的地位始终没有根基。
梁山的真正核心,是以宋江为首的“及时雨系”。
这个系的成员,大多是宋江一手提拔起来的,比如李逵、吴用、公孙胜等人。
他们对宋江忠心耿耿,而柴进只是个外来者,没法融入这个小圈子。
更何况,柴进虽然家财万贯,但他的财富对梁山的帮助并不显著。
梁山需要的是能打能拼的将领,而不是一个只会出钱的“股东”。
有人说,柴进的悲剧,其实是他性格决定的。
他太过自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却缺乏与人打成一片的能力。
比如武松投奔他时,柴进虽然提供了吃喝,却对武松的直爽性格颇为不满,甚至因此对他态度冷淡。
相比之下,宋江却能迅速与武松建立深厚的兄弟情谊,正是因为宋江懂得如何放下身段,与江湖好汉打成一片。
这种差距,注定了柴进在梁山的孤立无援。
柴进的故事,充满了讽刺意味。
他出身显赫,满怀抱负,年轻时风光无限,却在梁山这个他曾寄予厚望的地方,彻底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他的失败,既是个人性格的缺陷,也是时代的悲剧。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名声和财富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你能否抓住权力的核心。
而柴进,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
有人说,柴进就像他的先祖柴荣一样,辛苦一生,却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或许,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