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真爱只青春独有?前些年"雷振林"庞学勤离世的消息传来,让人唏嘘不已。这位86岁的老艺术家,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爱。他为第一任妻子守护了整整46年,从她意外受伤到精神失常,再到最终离世他从未放弃。
而在77岁高龄时,他又和发妻的闺蜜重燃爱火,谱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夕阳红"。但是这段来之不易的幸福,却在他86岁时戛然而止。这位"正派小生"的人生里,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却也在不经意间送来惊喜。在庞学勤以为自己会就这样孤独终老的时候,一个电话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那是2006年深秋的一天,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原来是他已故妻子杨洸的闺蜜高山英子,这一通电话让他们阔别多年的情谊重新连接在了一起。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聊了整整9个小时,从回忆杨洸的点点滴滴,到各自这些年的生活经历。时光仿佛在他们相见的那一刻停滞,两个饱经沧桑的人,居然聊得像是回到了年轻时代。这场重逢让庞学勤眼前一亮,他发现高山英子身上有着和杨洸相似的温柔气质。
两个儿子庞好和庞越看到父亲眼中重现光彩,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可太了解自家老爸了,这个在感情上一向专一的男人,这次怕是动了真心。虽然当时不少人都想和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牵手,但庞学勤的心里只装得下高山英子一个人。这个倔强的老艺术家啊,在感情上出人意料地执着,即便两人分居两地,他也非她不可。"我这辈子就认准你了!"庞学勤的表白简单直接,却让人感动得直抹眼泪。
高山英子起初还担心两人年龄太大,又住在不同的地方,不太合适。但庞学勤这个老顽童似的,愣是用他的真诚打动了她。就这样在两个儿子的助攻下,这对相知相惜的老人在2006年11月24日领了证。婚后的生活庞学勤像个小年轻似的甜蜜,整天围着高山英子转。那时候的他脸上的皱纹都被幸福的笑容给撑平了。
谁说人过古稀就不能再谈恋爱了?这对"神仙眷侣"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说起庞学勤和杨洸的相识,还真是一段校园里的浪漫故事。1958年的春天在中央电影艺术研究所的校园里,他们的缘分悄然开始。杨洸是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北京姑娘,比庞学勤小三岁,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特别迷人。她站在教室里朗诵台词的样子,一下子就闯进了庞学勤的心里。
这个爱情来得就像一部青春电影,简单又美好。八一厂向杨洸抛出了橄榄枝,想要留她在北京发展,这对当时的年轻演员来说简直是个金饭碗。但是杨洸却为了爱情,毅然决然地跟着庞学勤去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1959年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这对恋人的命运。那天拍戏时的强光直接伤到了杨洸的眼睛,导致她患上了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这个打击对一个正当红的女演员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庞学勤从来没有嫌弃过她,反而更加细心地照顾起她来。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他愣是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妻子补身体。每隔几天他就会坐在桌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杨洸。"你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我一定会陪你熬过这段最难的日子。"
1965年他们的生活迎来了一道曙光,长子庞好的降生仿佛带来了好运。杨洸的视力奇迹般地开始恢复,这让全家人都欣喜若狂。五年后次子庞越的出生,更是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好景不长命运又跟他们开了个大玩笑。杨洸突然患上了精神疾病,情绪失控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
庞学勤为了保护妻子的尊严,每次都是悄悄地把她送去医院,从不让外人知道。工作再忙他都会抽时间去医院陪护,生怕杨洸感到孤单。到了1984年杨洸又遭遇了一次重创,突发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当时庞学勤正在拍摄《花园街五号》,杨洸硬是一声不吭,不让家人告诉他这个噩耗。这个倔强的女人啊,即使生病了还是在为丈夫的事业着想。
就这样庞学勤一直守护着杨洸,直到2004年6月15日那个悲伤的早晨。杨洸因心脏病发作永远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这段相守了46年的姻缘。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庞学勤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的血压一度飙升到190,整整住了两个月的医院才缓过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庞学勤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
谁能想到这个后来成为"雷振林"的男人,16岁就扛起了东坎青工剧团团长的重担。带着一百多号人,在方圆百里的县城到处演出,那场面简直不要太热闹。18岁那年他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了苏北军区文工团的一员。从此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走南闯北一路演到了安徽。说起他的演出经历,那可是多得数不过来。
《白毛女》《李闯王》《王秀兰》,哪个不是让观众又哭又笑的好戏。21岁那年他凭着出色的表现,被推荐进入了中央电影艺术研究所。这一进去就是四年,学得那叫一个刻苦。毕业后他先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演员话剧团磨练了两年。1956年他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来就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在《边塞烽火》中饰演的那个骁勇的边防军指挥官,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古刹钟声》里的王科长、《心连心》里的李文彩、《东风》里的郑浩,个个都演得出神入化。但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他在《战火中的青春》里演的雷振林。说来也怪他最开始还不太愿意接这个角色呢,觉得和自己差距太大。多亏导演慧眼识珠,坚持要他来演这才成就了一个经典角色。
1962年他才33岁,就已经被评为了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之一,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后来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当上了演员剧团的团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培养了不少好演员,赵雅珉、陈国军、林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就算工作再忙他也从不松懈对表演艺术的追求。1984年的《花园街五号》和1991年的《追赶太阳的人们》,虽然作品不多但每部都是精品。
到了2014年这位老艺术家获得了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这份荣誉来得实在是太值得了,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功的事业是一回事,但在庞学勤的人生里,最动人的还是那份浓浓的亲情。他把对生活和爱情的态度,都深深地印在了两个儿子的心里。庞好和庞越从小就看着父亲是怎么照顾母亲的,这种无声的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在厂里我爸是一丝不苟的艺术家;在家里,他就是一个无微不至的保姆。"庞好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这话听着朴实却道出了庞学勤一生的写照。在杨洸生病的那些年,庞好和庞越从没听父亲抱怨过一句。反而是在母亲病重时,父亲总是默默地扛起所有的责任。这对兄弟俩都被父亲的品格深深打动,也学会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
所以在母亲离世后,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亲的幸福。"爸您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儿子们的这句话,让庞学勤红了眼眶。他们主动联系上了高山英子,就是希望能为父亲再找到一个知心人。这种孝心说实话,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多见了。谁能想到这对兄弟的一片孝心,还真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后来每次提起这事,兄弟俩都会开玩笑说:"咱爸这桃花运,年轻人都追不上!"可惜天妒英才2015年庞学勤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用一生诠释的真爱,早已在这个家庭里生根发芽。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夫妻之情,更是整个家庭的大爱。这种爱的力量让整个家庭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庞学勤的一生不仅为中国电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个关于爱的传奇。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