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表示,从4月1日到2日,南部战区已经圆满完成在台海地区的联合演训以及各项任务。这说明新一轮的对台军事威慑行动已经告一段落。
但就在这场联合演训结束不到12小时,美国突然改变了对台湾的称呼,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似乎正转向“战略清晰”。
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连续签发了2条行政令,推动所谓的“对等关税”。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公布的关税清单中,并不是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个地区,而是将台湾与其他国家并列,称其为一个“国家”,并宣布对台湾征收32%的关税。

该关税清单的这一用词,明显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以及美国长期对华所作出的政治承诺。不过这也不难理解。从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先是修改美国国务院网站上涉台政治表述,删除了美国不支持“台独”的内容。随后又在G7外长会上,纠结盟友发表共同声明,扬言不许单方面武力台海台海现状,也就是不许我们实现国家统一。
而到了近期,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开始了自己的亚太之行,访问菲律宾,访问日本,台湾问题的分量都非常重,尤其是在访问日本期间,要求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承担更多防务义务。
就连即将出任美国下一任参谋联席会议的主席凯恩也公开表示,美国需要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立场,转向战略清晰以应对中国可能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危险做法”。

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
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并不是所谓的“战略收缩”,而是全盘继承了拜登政府在涉台问题上的立场,甚至最近一系列的激进动作,已经在台湾问题上对华摊牌。
实际上,这也是中美竞争下的必然。特朗普上任前一天结束中东冲突,上任后又火急火燎地迫使泽连斯基接受和平谈判,甚至是开出了有点谄媚俄罗斯的亲厚条件,原因并不是特朗普想要做“两耳不听窗外事”的美国总统,而是想要收回在中东和欧洲地区的注意力,集中精力放在亚太地区。
特朗普上任后更进一步,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在签署的一份机密文件中,更是将中国视为“唯一的战略威胁”。

中美博弈
在特朗普上任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潜在对手”或者说是“战略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从中国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已经从对手上升到了“威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要急于从中东和欧洲脱身,将注意力集中在亚太地区。
而亚太地区,美国手中有且只有一个能够撼动中国的筹码——台湾问题。其他诸如南海、东北亚局势都不够格。因此,美国将台湾与所谓国家并列,并不是失误,而是有意而为之。就是想要通过“切香肠”的方式,逐渐将台湾问题引向“台湾地位未定论”,对中国极限施压。

台湾问题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甚至不排除美国把台湾地区变成下一个乌克兰,以支持“台独”,牺牲台湾人民的利益作为代价,引爆一场冲突,而美国就可以一边在背后对台提供军事援助,以最大的可能性延长战争。另一边又纠结盟友,对中国发起联合制裁,甚至是联合军事行动,以彻底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
但是,台湾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试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和做法,必然遭到解放军的强力打击,不管是“台独”还是美国。而在强大的解放军这一后盾面前,美国还是应该掂量一下是否能打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