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夜蒸发2万亿!美芯巨头英伟达闪崩,中企:这只是一个开始!
英伟达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在上个月,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首次参加了白宫会议。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官方拒绝披露会面的具体细节,仅称这是一次“相当不错的会议”,同时还表示美国将会收紧芯片出口。然而,我国的反应却令外媒难以淡定——直接于《自然·电子学》展示出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将速度大幅提升了 100 倍。
这一次轮到西方难以承受了,在我国正式宣布之后,英伟达的市值一夜之间竟蒸发 2 万亿元。我国用切实行动向西方表明:想要卡脖子?这回绳子可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美芯巨头英伟达闪崩后,中企却纷纷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

光子时钟芯片素有智能时代“时间心脏”之称,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 AI 计算、6G 通信、卫星遥感等一系列现实应用的性能。
然而,光子芯片的核心材料——铌酸锂,其高端设备长期被德国(Korth Kristalle)、日本(住友化学)所垄断。“他们曾经傲慢至极,甚至连样品都不肯让人看。”从事晶体行业的业内人士回忆道。在 2021 年以前,国内的材料由于纯度欠佳,损耗率竟是国际水平的 25 倍。
与此同时,全球的计量认证标准被瑞士联邦计量院(METAS)所垄断,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即便达到 0.1 纳秒的精度,也屡次遭到拒绝。英伟达不仅对我国停止供应高端芯片,还针对我国研发低端的“阉割芯片”,黄仁勋公开宣称:“让他们对进口芯片形成依赖,磨灭其研发精神,这才是彻底的封锁。”
不管是直接断供这样的阳谋,还是英伟达式的阴谋,都必然会以失败告终。正如比尔·盖茨所言:“美国永远无法成功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

如今,这句话正在逐步得到验证。在过去的五年间,于美国所实施的 35 项技术封锁清单当中,我国已有超过一半实现了国产替代。
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企业成功打破了西方长达十多年之久的市场垄断。然而,当西方“打不过就改规则”之时,我们选择自行制定规则。在铌酸锂材料被垄断,西方企业宣布禁止出口设备、封锁技术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气相传输平衡法”实现弯道超车,成功产出 6 英寸铌酸锂单晶,将损耗率降低至 0.08dB/cm,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由于全球计量认证标准被西方垄断,并以各种理由拒绝我们的技术认证,我国便发布了《光钟计量校准规范》,构建起自主的标准体系。我们依据自己的标准所开发的“光子芯片-光纤”耦合技术,将损耗降至 0.5dB,领先国际水平 59%。
在领先国际的标准要求之下,2021 年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投入生产;2023 年我国推出全球首款光子计算芯片;2025 年我国推出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

当英伟达市值出现蒸发,美国经济呈现出下坡态势之际,我国的科技正在迅猛崛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表明,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据全球总量的 47%,超过了排名第二至第十三位国家的总和;截至 2024 年年底,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的有效量达 475.6 万件,成为全球首个突破 400 万件的国家。
当我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全球首款芯片,稳步向前迈进之时,西方妄图将他人留在原地,结果反而致使自身停滞不前。当西方的机械齿轮开始出现锈蚀之时,中国已然开始重构时间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