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难判断,黄花梨杌凳细节特征不够典型

藏咖程 2025-03-28 16:07:13

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方材打洼做,黄花梨杌凳长51.7宽41高49厘米,断代为十八世纪,参考价1万至1.5万英镑,相当于8.8万至13万元人民币。

明清黄花梨家具中,足端带管脚枨的方凳不多,这一对形制标准、器型好,估价却不贵,甚至可以说很便宜。

凳子颜色金黄,筒灯照耀下发出强烈莹光,光彩四射、璀璨夺目,参观者立刻被华丽木质吸引。

左凳面木纹顺直,右凳面相对要丰富一些,靠墙的大边上多了些弧形纹理。

金黄底色加超强莹光,方凳材质猛一看很开门,但如果仔细挑剔,会觉得光感有点刺眼,柔和度显得不足。

进一步观察,深入木头的细节,纹理顺直处棕眼平行,分布时而稀疏,时而密集。

而在木纹形态丰富的地方,棕眼的长短、疏密随之变化,走向发散的特点也明显很多(下图)。

然而反复打量、来回对比,总是有那么一点点不确定,模棱两可的麦穗纹加剧了这种感觉。

必须解释一下,同样都是千真万确的黄花梨,有的木质表现开门,有的则要差一些,不开门的特点并不代表木头就一定不是黄花梨。

回到方凳的其他细节,木头标志性的鬼脸是有的,看起来形状也大同小异。

鬼脸附近围绕着不规则油线,颜色深褐挑不出毛病,整体感觉却似乎欠缺了一点什么。

一旦有了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材质判断就很难下结论,只能说黄花梨杌凳的细节特征不够典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