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红七军走出来的重要领导人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

浪迹文过去 2024-09-04 13:43:05

1929年12月11日爆发的百色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反抗国民党政权的一次重要抗争,也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一次重要实践,起义诞生了红七军。从红七军走出来的一批军政领导人中,有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开国大将张云逸,此外,还有一批开国上将、中将和少将,以及在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授衔的领导人。

韦国清上将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这里聊聊从红七军走出来的三位领导人韦国清、李天佑和陈漫远,三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地位相当,其中,韦国清、李天佑在1955年的大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而陈漫远由于转任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授衔,却具备上将任职资历和条件。此三人是红七军走出来的领导人中,在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仅次于邓小平和张云逸的领导人,而韦国清甚至长期担任副国级领导人,地位超过开国大将张云逸。

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参加白色起义和在红七军的任职情况

李天佑1928年7月成为桂军的一员,1929年,有过两年私塾经历的李天佑在桂军中算是“文化人”,被送南宁军官教导总队学习,而开国大将张云逸时任南宁军官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南宁警备司令。

1962年,李天佑上将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受张云逸的影响,1929年10月,当张云逸率部前往广西右江百色地区时,李天佑也随队前往,并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12月,李天佑参加白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排长、特务连连长。

1931年,张云逸率领红七军转战桂黔湘粤赣边界,年仅17岁李天佑作战勇敢,他率全连冲锋在,掩护在后,成为全军有名的“年轻的小老虎连长”。

比李天佑大一岁的韦国清(1913年出生),年幼时期目睹担任区农民协会副会长的父亲被敌人杀害,决心投身革命事业。1928年夏,参加广西东兰农民自卫军,随队伍攻打东兰县城。

1929年12月,东兰农民自卫军参加百色起义,被编入红七军,韦国清成为一名普通战士。

1931年2月,随红七军转战的韦国清加入中国共产党,韦国清在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之前,在红七军的最高任职是排长。

“无衔上将”陈漫远

陈漫远1911年出生,与韦国清和李天佑相比,算是老大哥,文化程度也比韦国清、李天佑高。

1923年,陈漫远考入桂林储才中学,1924年转入梧州第二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27年1月,陈漫远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间比李天佑和韦国清都早,参加革命的起点也比李、韦两位早,陈漫远入党后被党组织委派到梧州店员工会书记,并曾被捕入狱。

1929年5月,陈漫远出狱后前往广西恩隆县当小学教员。不久,便进入张云逸任大队长的南宁警备第四大队任见习政训员。

1929年12月,陈漫远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连长、营指导员。

三位革命家参加百色起义后到1932年随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之前的任职情况是:陈漫远先后任连长、营政委,李天佑先后任排长、连长,而韦国清最高任职是排长。

张云逸大将(左)和韦国清上将)

1931年7月,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在张云逸的率领下,转战桂湘粤赣边界地区后,进入江西瑞金中央苏区。

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在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的革命历程

1932年,韦国清进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不久担任连长、红军学校军事教员。

1934年2月,韦国清转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担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这是重要的跃升。红军大学何长工、周昆、张宗逊、彭雪枫先后担任校长。

1932年5月,李天佑担任红3军团7军20师58团副团长,1933年起,任58团团长、红3军团第五师13团团长。

陈漫远1932年起,历任红3军团7军19师56团政委,江西军区独立4师政委,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长。

红七军出身的三位革命家中,在中央苏区和中央革命根据地,陈漫远的担任的职务最高,曾任江西军区独立师政委(地方武装)、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

李天佑在中央苏区担任红3军团主力团团长。

毛主席和韦国清在一起

长征途中,李天佑任红3军团作战科科长,后调红四方面军工作,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李天佑任红1军团第10团团长、第二师副师长。

1936年,任红1军团第四师师长。

韦国清在中央苏区的最高任职是红军大学党总支书记,红军大学设有政委,韦国清所担任的党总支书记职级不详。从中央红军长征后韦国清担任干部团团特科营营长(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判断,韦国清在中央苏区的最高任职是团级干部。

长征途中,韦国清担任干部团特科营营长一直到1935年6月红1方面军和红4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担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理团长,红军教导师特科团团长。韦国清在红军时期的最高任职是正团级干部。

再看看陈漫远在红军长征后的任职情况。

1936年,陈漫远担任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73师政委(师长张绍东,后叛变)

纵观这三位革命家在红军时期的任职,李天佑担任红1军团第四师师长,陈漫远担任红15军团第73师政委,韦国清担任教导师特科团团长。李天佑和陈漫远都是正师级干部,韦国清比此二位整整低了一级。

副总参谋长李天佑视察部队

综上所述,李天佑和陈漫远达到了1955年大授衔上将军衔评定标准,而韦国清虽然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但红军时期的任职稍显不足(干部团政委宋任穷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任职和革命经历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团长,1938年3月,任343旅副旅长(旅长陈光,政委肖华)、代理旅长。

1939年,李天佑赴苏联就医,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李天佑回国,历尽艰辛于1944年回到延安。

1946年1月,李天佑赴东北出任北满军区参谋长(司令员高岗,政委陈云),同年4月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

四野猛将李天佑

1947年5月,李天佑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1948年改任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政委粱必业)。1948年11月担任东北野战军38军军长(政委粱必业)。

1949年5月,李天佑担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肖华)

抗战爆发后,韦国清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6大队大队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

1940年,长期在红军大学、抗大工作的韦国清前往前线担任领导职务,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陇海南进支队政委(司令员张爱萍),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第三支队政委(司令员张爱萍)

1941年后,韦国清担任新四军第9旅政委、旅长、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邓子恢)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

百色起义走出一批开国元勋

1944年,韦国清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抗战胜利后,韦国清担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3月,韦国清担任苏北兵团司令员(政委姬鹏飞)。

1949年2月,韦国清担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委(司令员叶飞)

抗战爆发后,陈漫远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参谋长(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115师分家后,陈漫远随聂荣臻赴五台山开辟根据地,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1940年,陈漫远离开晋察冀根据地回到延安,1941年出任中央军委作战室主任、军委二局(作战局)局长。

1942年,陈漫远担任八路军120师兼晋绥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参谋长周士第)。后任晋绥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陈漫远担任华北军区第1兵团参谋长(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第18兵团参谋长、副司令员。

抗战时期,李天佑最高任职是副旅长、代理旅长,韦国清最高任职是新四军副师长、第9旅旅长,陈漫远最高任职是晋绥军区参谋长。

一代名将李天佑墓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陈漫远最高任职均担任兵团副司令员,韦国清后来居上担任第10兵团政委。

他们三位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任职,符合中将或上将授衔条件。李天佑和陈漫远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没有担任正兵团职务,以他们的资历,完全符合上将军衔评定标准。韦国清虽然担任过第10兵团政委职务,但1952年定级和李天佑均为副兵团级。在地方工作的陈漫远定级行政五级。

李天佑、韦国代理局长清和陈漫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任职情况分析

李天佑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张云逸)、司令员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1957年,李天佑担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司令员黄永胜)

1962年9月,李天佑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69年,在党的“九大”当选中央委员。

陈漫远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省委第一书记张云逸)、第一书记等职务。

陈漫远曾经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1960,陈漫远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64年担任农垦部副部长。

1976年,恢复工作的陈漫远担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77年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党内任职,陈漫远于1956年党的“八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82年9月当选中顾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和陈漫远均在家乡广西任职,李天佑先后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陈漫远先后担任广西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韦国清却于1950年担任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

1951年,韦国清回国后担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

1955年,韦国清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省委副书记,此时,省委第一书记是陈漫远,陈的地位高于韦国清。

1958年起,韦国清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省委第二书记(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第一书记。

1969年后,韦国清离开广西,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省长)。

1977年起,韦国清担任中央军委常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党内职务方面,韦国清于1956年党的“八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在1966年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补选为中央委员。

此后,韦国清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韦国清长期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第四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第五届)

韦国清长期担任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职务,在上将,乃至大将中绝无仅有,超过许世友、陈锡联和王震等人。

1955年大授衔时,广西军区有两个上将名额,最初的酝酿过程中,李天佑和陈漫远由于在红军、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任职符合上将军衔条件而进入候选名单,韦国清因红军时期的任职稍低而没有进入上将候选名单,更主要的原因是名额有限,广西军区仅分配两个上将军衔名额。综合而言,李天佑和陈漫远的资历和任职情况更符合条件。

有文章指越南主席亲自向毛泽东为韦国清授予上将军衔说情,这一传闻未经证实。

实际情况是,已经转入地方任职的陈漫远(广西省委第一书记)主动退出军衔评定。韦国清得以顶替陈漫远进入上将军衔候选名单并授予上将军衔。

以李天佑、韦国清和陈漫远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任职、贡献,他们有充分的条件授予上将军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