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唐朝的引进移民政策
唐朝的蕃坊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
自唐代以来,中国就出现了蕃坊制度。“蕃”指的是外国人,而“蕃坊”其实就是指外国移民聚居的地方。因为在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的影响之下,吸引了不少的外国友人去到唐朝发展。朝廷为了统一管理这样一批人,所以在专门的地方设立了蕃坊。蕃坊一般位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拥有优越对外贸易港口条件的地方最为合适。
来华的那些外国人一般都是一些阿拉伯人和波斯穆斯林。这些来唐的侨民都是带着目的来的,唐朝可以给他们提供做生意的优越条件,所以他们来这儿绝非逛一逛就买张船票走人,而是带着传教繁殖伊斯兰化当地和做生意赚钱的多重目的。比如,阿拉伯人来唐做生意的时候,就曾带了一些来自非洲的黑人。
这些黑人早已沦落为这些阿拉伯商贩的货物,他们将黑人带到市场上进行贩卖,而来买这些黑人去当奴隶的雇主就是唐朝的一些有钱人。除了一些非洲的黑人,那些蕃商们也从东南亚等地进口了不少的棕色人种,而这些棕色皮肤的人是唐朝昆仑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唐朝人和华商做生意,他们各取所需,各获各利。当时在蕃坊居住的蕃商人数就有数十万人之多。所以,能够在街道上见到各种肤色的人。
因为这些蕃商数量众多,所以为了更好地统治他们,朝廷也是设立了一些制度。比如,在蕃坊设立蕃长专门来治理这一地方,这些地方长官一般都是一些有才华、有能力,能够受到朝廷赏识的人。不过,虽然设立了地方性机构,也派了专门的人员去管理,但是这些蕃商们所制造出来的动静却是不少的,他们所作出的一些行为也让朝廷没有什么办法。
02、数十万的老外在广州为非作歹
在引进移民的民族政策的影响之下,唐朝对于那些外来的商贩和使臣的态度都是较为包容的,朝廷为了鼓励他们来华做生意,也给了这些外来的友人不少的优待政策。但即便如此,冲突依然是存在的。这些蕃商属于外来民族,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文化在交融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
外商来华从丝绸之路开辟之后就已经大规模存在了,唐朝的社会只不过是给他们一个更为舒适的从业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这些商人们也就长久以往的在唐朝的领土上繁衍生息。来华的商人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对蕃坊也越来越熟络起来。渐渐地,对华越来越熟悉的商贩们已经懂得了笼络商贩。后来,为了在民族差异的冲突中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有些商人还开始招买属于属于自己的军队。
唐朝本土的人自然是不会为他们效力,于是他们将目标瞄准了唐朝的黑人。这些在唐的黑人本来就是被贩卖的奴隶,因此较容易控制。所以,那些有钱的商贩就掏出腰包购买了一大批的黑人,成立了自己的私人军队。
唐朝的那一群黑人是野蛮的,虽然那些被主人买去当奴隶的黑人十分听话,但这也排除不了一些喜欢犯上作乱的黑人。据史料记载,广东的一位督邮就是被黑人给杀害了的。那位督邮虽说是为贪官,但是这种犯上作乱之事,也体现了黑人的不好惹。这些黑人军队在唐朝还鼎盛的时候,并不敢轻举妄动,还是老老实实地为自己的蕃商雇主服务,安安分分地待在保镖的位置上。
可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这些蕃商就生了叛乱的心思。这些黑人军队在主人的指引之下和大食、波斯的军队相互勾结,在广东里应外合,占领了广州。这些在广州定居的蕃商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唐朝的国力衰退他们就会起来造反。
03、黄巢间接性帮助朝廷解决了这一大麻烦
后来,这十万在广东的蕃商以及这支让朝廷十分头疼的军队,竟然让黄巢给解决了。在公元879年,黄巢起义的军队来到了广州,长期的征战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粮草,为了补充物资黄巢决定去广东大捞一笔。广东是蕃商的聚居地,有商人的地方,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钱财。所以,黄巢带领众弟兄来到了广州和那些商贩拉开了大战。
在黄巢兵力的攻打下,穆斯林的军队一败涂地。黄巢此次的袭击将十几万的外国人给送上了西天。这一史料被记载于《黄金草原》中。因为有了黄巢的屠杀,让广州的外国人没有了鸠占鹊巢的机会,从这一方面来讲黄巢还是为中国做了一件好事,解决中国的一大难题。如果没有黄巢屠杀这十几万外国人,恐怕一千多年繁殖下来,他们的人口早已经突破一亿,将会对我们汉族的生存形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