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境人民币结算继续稳居全省首位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发布2024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情况,截至2024年末,青岛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541.3亿元,同比增长1%,约占全省38.9%,继续稳居全省首位;人民币占本外币跨境收支比重达38.8%;全市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超1.9万家,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组织开展“跨境人民币 惠企便民更有力”系列媒体宣传,组织商业银行举办业务宣传推介117次,惠及企业2229家。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打擂攻坚”专项行动和“首办户”“重点户”深化发展年活动,全年新增“首办户”2683家,实现业务增量642亿元。联合27家银行设计“跨境人民币+”政策礼包,全年共结对联系企业103次,实现业务增量7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会同国家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将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广纳入汇率风险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推动CIPS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试点项目落地见效。去年12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成功办理全国首笔CIPS跨境保函业务,推动青岛市与上合组织国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553.7亿元。
不断丰富人民币清算渠道,全力支持青岛银行加入CIPS直参行,去年12月31日,青岛银行成功获批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此资格的法人银行。持续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共办理业务103.3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3.6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做大做强“债券通”业务,全年共办理“债券通”南向通和北向通跨境收付业务599.4亿元,同比增长64%。共为542家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747.8亿元,同比增长37.7%。
积极发挥青岛区位优势,聚焦央企、国企等重点企业,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撬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2024年,青岛国有企业实现结算量397.2亿元,同比增长13.6%;橡胶轮胎、大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量分别同比增长16.0%、12.6%、32.1%;与RCEP成员国、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同比增长24.1%、28.8%。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邹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