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打架”的河南博物院,只愁地方不够用

时髦旅游 2024-01-31 16:12:18

“透过玻璃凝望着几千年前的凝望,总有一刻我的脚印和它们曾经主人的脚印跨越时空重叠,文物是有生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时空旅行者。”

一缕笛音划破8000多年时光……在河南博物院,旅行者们不仅可以见到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贾湖骨笛,还能亲耳听到它演奏的乐曲。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小巧的一支在莲鹤方壶等国之重器的映衬下,稍显低调,却丝毫未被掩盖光芒。纵使已经跨越8000多年的时光,笛身仍晶莹亮洁,上面整齐排列着7个小圆孔。

据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1987年,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这支贾湖骨笛长23.6厘米,上面有七个音孔,经专家认定,它是一种运用特殊方式吹奏的管乐器,骨笛音孔的位置计算得十分准确。

首先要找出宫音,宫音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当中的一个音阶,相当于我们现代音乐当中的“哆(do)”,再根据宫音来推算其他音孔位置。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所以容易产生音差,我们的先民又在七孔旁开有小孔,来加以校正。这种制作方式,跟今天民族管乐器当中的做法十分相似。

从发现到复制仿制,贾湖骨笛重获“新声”花了10余年的时间。贾湖骨笛看似只是一支钻了多孔的骨管,但其制作、计算、使用非常复杂。即便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制作一支合格的骨笛也并非易事。

“难就难在选材,还有它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上。”马萧林告诉我们,过去10年间,由于鹤骨原料极为难得等原因,均未成功。直到2018年,修复团队才找到合格的鹤骨标本,并有了相对完善的制作方案。最终,耗时两年才完成这支骨笛的复制工作。

不仅是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已复原、复制各类音乐文物300余件套,并依托音乐考古学家的研究,根据历代乐谱、文献和民间音乐遗产,编译、创作了100余首华夏古乐。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资源,化为震撼人心的旋律,音乐声声,古钟铿锵,华夏古乐无疑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其身后的丰富内涵正以独特的风格展示于世界。

除了“穿越”千年前的音乐会之外,河南博物院最热闹的区域当属文创产品区。

“开盒一把铲,宝物自己挖。”

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

为了还原考古体验,河南博物院将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把青铜器、玉器、瓷器、陶器等质地的“微缩仿制品”藏进土中,附有迷你洛阳铲以及其他小型清理工具。

文创产品区特留出了“工作台”,浏览完国家宝藏之后,你可以现场“探宝”过足“考古瘾”,进一步感知中原文化的魅力。

除了“顶流”考古盲盒系列,由妇好鸮尊衍生而来的宝物巧克力、冰激凌、冰箱贴、天气预报瓶等文创产品也受到大众的欢迎。

上图:河南博物院的古钱币巧克力。

下图:妇好鸮尊金属书签。

甚至,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首个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一经上线瞬间便被抢购一空;灵感来源于杜岭方鼎的玻璃方杯,霸气十足,炯炯有神的双目,似乎在不停引人用它品一杯佳酿;萌态十足的杜岭方鼎胸针,让青铜器有了别样的时尚感……

近年来,博物馆的功能不断丰富,特色展陈、研学讲座、文创IP孵化、沉浸式展演……河南博物院更是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大胆创新,使千年前的文物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变成民众能触摸到的“中华文明”。

上图:饕餮乳钉纹四方杯。

下图:雕刻的宝物——传拓盲盒。

近几年,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欣喜地发现高考报考志愿选择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等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中央领导人发表的两次重要讲话都与考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社会各界对于考古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同时,考古文博系统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河南博物院院长 马萧林

在马萧林看来,学考古、文博和历史等专业,在未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说明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工程将后继有人,中华文明的大树也将在中国乃至世界青年一代的推动下叶茂根深。

回忆起自己的考古事业生涯的开端,距今已经有30多年了。

1992年,凭着一腔热爱,马萧林进入考古行业。此后,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数年,参与10余项重要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包含中澳美联合考古队在伊洛河流域的考古调查,河南灵宝铸鼎原地区的考古调查,以及孟津妯娌遗址、灵宝西坡遗址、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工作。

2017年6月,马萧林调任河南博物院院长,凭借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节目,加之“考古盲盒”、华夏古乐线上音乐会的“出圈”,河南博物院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成为行业里当红不让的“新晋顶流”。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系列盲盒。

河南博物院鎏金盲盒文创产品青铜器贴金体验套装。

“考古盲盒”的出圈,带来更为直观的结果即经济效益。

据马萧林介绍,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之路始于2019年2月,当年销售额为200万元;2020年底,销售额达到800万元;2021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2023年,销售额4000万元。

“博物馆由于其自身特殊属性,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兼顾其社会效益。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生产厂家所在的河南宜阳县下龙村,曾是一个贫困村。从最早的小作坊生产,到其制作工厂逐渐扩充至三、四十人,该厂工人月均收入近3000元,考古盲盒的生产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谈及此事,马萧林脸上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

不仅是文创产品,在陈列展览、宣传推广、平台合作等方面,河南博物院都做了大量突破性、创新性工作。

“最基础的工作是把文物的基本陈列做好。利用科技手段让文物能够动起来、活起来。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能够喜欢。其次是通过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利用科普形式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让更多的公众,特别是年轻人能够看到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在马萧林看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亦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而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示在公众面前,也是这个链条上最为重要的环节。

妙手复丹青——纸质修复。

纂刻大师。

随着大众对考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博物馆游览亦被“煨”热,河南博物院的“忙碌”只是整个博物馆行业的缩影。马萧林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然而,看着河南博物院门口排起长队的人群,这位网红院长又有了“新的烦恼”。

Q:考古盲盒“火了”,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A:考古这些年非常火爆,2020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就聚焦考古这个话题,盲盒的概念也在社会上火爆出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契合。

首先,观众肯定是喜欢这种文创产品,再经过自媒体的传播,考古盲盒很快就“火”了起来。由于社会上对拆盲盒这一潮流褒贬不一,在最初的时候,我们也很紧张,时刻关注着网络舆情。到后来,我们发现收到的反馈基本都是正面的,于是决定沿着这个路子一直走下去,后续又研发了各种互动体验类文创产品。

Q:河南博物院被称为最“潮”的存在,作为严谨的考古工作者,您如何看待“潮”这件事?

A:我们既要把精力聚焦在文博基础工作中,更要关注研究社会方方面面的现象,同时也要充分用好人才,鼓励激励年轻工作者不断创新。

对于“潮”,我的感受就是我们要与时俱进,了解年轻人、青少年喜欢什么,从而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产出能够吸引他们兴趣的产品,从而让他们主动去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去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绢舞飞天。

Q:河南博物院火爆出圈,作为院长,您还有什么“烦恼”吗?

A: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河南博物院展示空间不够,我们新的展览方式、展览理念不能很好地在这样有限的空间里面得到体现,所以下一步我们也在谋划建新场馆,所以空间小是我们的第一个烦恼。

另外一个是展览主题的选择,展览主题的选择需要建立在很好地满足观众需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社会教育和研学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馆内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入挖掘其价值,来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编辑/张潇

文/李楚薇、Tasia

图/河南博物院

本文原刊载于《时尚旅游》2024年1月刊 本文有删改

新媒体编辑/张婷

视觉设计/April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