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蟒口逃生的聊斋故事。
胡田村有一对姓胡的兄弟,以砍柴为生。话说,某一天兄弟二人去深山里砍柴,哥哥胡大走在前面,弟弟胡二走在后面。兄弟二人正行走间,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巨蟒,一口将哥哥胡大吞到了嘴里。弟弟胡二乍见巨蟒,被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要逃跑,但看到哥哥胡大被巨蟒所吞,脑袋已进蟒口,肩膀及以下的部位犹在向外挣扎。
手足情深的弟弟胡二大怒,挥起斧头就向巨蟒的脑袋砍去。巨蟒虽然脑袋挨了一斧头受伤,但可能是饿急了,仍然咬着哥哥胡大不松口,继续吞咽。弟弟胡二无奈,扔下斧头,双手握着哥哥胡大的双脚向外拉,与巨蟒进行力量的角逐。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最终巨蟒争不过弟弟胡二,松开血盆大口,负伤而去。弟弟胡二急忙查看哥哥胡大的情况,发现哥哥胡大的耳朵和鼻子都已经被蟒蛇口内的唾液腐蚀掉了很大一部分,庆幸的是哥哥胡大还有呼吸。弟弟胡二背起奄奄一息的哥哥胡大,飞快地跑回家中请医生治疗。
因为救治及时,哥哥胡大的性命得以保全。哥哥胡大居家休养半年多,最终恢复了健康,但脸上还是留下了狰狞可怖的疤痕,鼻子和耳朵因为腐蚀严重,只留下了鼻孔和耳孔。
当地有人认为蟒蛇最终放弃吞食哥哥胡大,主要是被弟弟胡二的手足之情所感动,这当然是一种很胡扯的说法。但胡家兄弟的手足之情,倒是真的经过了考验。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小评:胡姓兄弟遇蟒的遭遇,很有些街头巷尾的民间异闻的色彩。以砍柴为生的兄弟二人入山砍柴,在树林里遭到了蟒蛇的埋伏。哥哥胡大肩膀以上的部分,即头和脖子被蟒蛇吞进了口里,弟弟胡二在砍伤蟒蛇后,拉住哥哥胡大的双脚,将哥哥胡大从蟒蛇口里救了出来。可是蟒蛇口内的液体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胡大虽然获救,脸却被毁容了,耳朵和鼻子却被腐蚀得只剩孔洞,脸上伤疤累累。
本文没有狐仙鬼怪,再除去略显夸张的剧情,其实就是兄弟二人入山砍柴,哥哥被蟒蛇咬伤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弟弟在哥哥遇险的时候,能够不离不弃,将哥哥从蟒口救了出来。在侧面说明,在自然环境相对完好的古代,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深山老林确实是比较危险的地方,不但要提防占山为王的强盗,也要小心盘踞山中的狼虫虎豹。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愤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弟弟如此者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
声明:《聊斋志异》是由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鬼怪故事小说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聊斋,指的是蒲松龄的书斋,志是记载的意思,异则是灵异怪异的意思。因此聊斋志异翻译成白话就是作者蒲松龄在自己的书斋中记录的关于鬼怪灵异的文章。
市面上关于聊斋的版本较多,小编阅读的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全3册)》一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文言翻译和故事讲述。由于小编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小编虚心受教。
聊斋笔记节选
聊斋异闻:江边淳朴打渔郎,人鬼相交情谊长,水鬼成神不相忘
聊斋奇谈:为给小儿挣彩礼,老翁使出神仙索,蟠桃园里偷仙果
聊斋奇谈:邋遢道人巧施三清妙法种梨树,吝啬小贩自食恶果有苦说不出
聊斋奇谈:崂山道法世无伦,裁纸为镜月黄昏,广寒仙子下凡尘
聊斋故事:家中闹怪无需惧,人鬼和谐吉祥地,道法高深安然居
聊斋笔记之长清僧:佛法高深古稀僧,借尸还魂获新生,仍坐蒲团伴青灯
聊斋笔记之蛇人:天生万物皆有灵,杂耍青蛇有灵性,得道不忘旧主情
聊斋异事:河南城隍出现空缺,鬼差到山东招生,地府也是异地当官
聊斋奇谈:秀才因冒犯神仙家眷双目失明,念佛经修成瞳中人破了术法
聊斋奇谈:儒生炼气走火入魔,元婴未能在丹田凝聚,却在耳中修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