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而当初特朗普承诺当选后马上终结冲突的承诺并没有实现。
现在俄乌美三方都很尴尬,俄乌双方都想以自己最大收益结果结束冲突,因此互不让步,而调停着美国发挥的作用有限。
那么问题来了,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三年,到底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束呢?
下面是DeepSeek根据网上公开的信息,经过思考作出的推断。
根据2025年2月前的公开信息和分析,俄乌冲突的结束方式及时间存在多种可能性,但核心矛盾集中在领土问题、安全保障和北约东扩等议题上。结合多方预测和当前动态,以下是综合推断:
一、可能的结束方式
1. 冻结冲突并划定临时停火线当前战场形势对俄罗斯有利,俄军控制顿巴斯等关键地区,且乌克兰面临人力与武器短缺。若谈判陷入僵局,可能以“克什米尔模式”冻结冲突,形成临时停火线,但不会彻底解决领土争议。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快速停火以兑现竞选承诺,可能推动“先停火、后谈判”的模式。
2. 乌克兰领土让步换取安全保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释放信号,愿以放弃部分领土(如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为条件,换取北约对现有控制区的保护。但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这些领土归属俄方,并承诺永不加入北约,而西方对此态度分化。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部分北约国家呼吁乌克兰采取“现实立场”,暗示可能接受领土妥协。
3. 长期僵局与低烈度消耗战若俄乌双方在核心问题上无法妥协(如北约成员资格、领土主权),冲突可能延续为低强度对峙。俄罗斯通过持续征兵维持战场压力,而乌克兰依赖西方援助艰难防御。
二、结束时间预测
1. 2025年下半年可能性较高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称,俄乌谈判将于2025年启动,但进程“漫长且艰难”。专家预测,若双方在战场上形成均势,谈判可能在2025年底前达成初步协议。
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可能加速进程。其计划与普京会面,并试图通过减少对乌援助迫使基辅让步。
2. 关键变量与不确定性美国政策转向:特朗普若大幅削减对乌援助,乌克兰将难以维持防御,被迫接受不利条款。
北约立场:北约是否承诺不东扩是俄方核心诉求,但西方倾向于“推迟15-20年讨论”,难以满足俄罗斯。
战场突变:若俄军发动大规模攻势或乌克兰获得突破性武器(如F-16战机),可能改变谈判筹码。
三、各方利益与博弈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现有领土变更、保持中立,并解除西方制裁。普京强调“长期和平”需基于尊重俄方利益。
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或获得类似安全保障,但面临西方内部阻力。
美国与北约:分歧明显。特朗普政府希望减少卷入,而欧洲国家担忧俄罗斯进一步扩张。
中国等第三方:中方呼吁政治解决,但未直接介入。俄罗斯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增强谈判底气。
最可能路径
2025年下半年,在美俄推动下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乌克兰默认失去克里米亚和部分顿巴斯地区,换取西方有限安全保障,但主权争议未彻彻底解决。
就上面这个最可能的结果来说,普京可能并不认可。在普京看来,除了克里米亚外,至少还得获得乌东两个州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