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功会师后,有3位中央红军将领调到红四方面军,他们结局如何

追梦的年 2024-08-15 23:04:31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两大主力在四川北部懋功完成会师,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当时所有人都为此振奋不已。

然而,当这股兴奋劲过去后,一些别样的思想情绪开始在部队中蔓延。红四方面军领导人老张见中央连番征战、损失过大,内心竟生出凭武力获取权力的错误念头。

对于他的过分要求,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出于团结考虑,尽可能地答应了。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就始终没有退让。老张见大家在一起,不便混淆视听,就暂时同意北上方针。

随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进行混编,以一方面军的红5军、红32军、四方面军的红9军、红31军、红33军等部为左路军;以一方面军的红1军、红3军、四方面军的红4军、红30军等部为右路军。

本来全体领导都通过了夏(河)洮(河)战役计划,然而,右路军攻克包座后,老张说什么都不愿意北上了。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秘密致电在右路军的红四干部,隐隐有武力胁迫的意思,最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只好带着红1军、红3军单独北上,两大主力关系一度闹得很僵。

前面说过,两个方面军是进行了混编的,中央北上后,原红四在右路军的人基本都没跟着走,迅速折返去找老张了。

可原红一在左路军的人,那就没有机会找中央,他们面对老张的错误思想,又是如何做的呢?

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红32军(前身为红五军团、红九军团)是成建制编入左路军的。

他们的军政首长,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央红军有两个军团编入左路军,草地分兵时,高级干部站在哪边》讲过,就不多赘述,只在文末简单列出。

今天想讲的是,另外非随建制编过去的三位高级将领。

一、开国上将张宗逊

这位秋收起义的干部,跟毛主席私人关系非常密切,三湾改编时他被调任为特务连副连长,奉命带一个排的人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算得上是主席的第一任卫士长。

后来他一路护送主席到井冈山,多次同睡一屋,有主席的亲自提点,他的成长自然也非常快,1932年就当上了红军军长。

长征之初,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牺牲,彭老总点名让张宗逊过去接任,此后张宗逊一路立下汗马功劳,保障中央每次化险为夷。

懋功会师后,张宗逊调任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他没有屈服于老张的错误思想,经常跟原红一方面军的干部聚在一起商讨,准备找机会去追随中央。

奈何,所有的电台都被老张的亲信掌握,张宗逊他们根本搞不清中央的位置,想走也走不了。

有一次在谈及中央可能的方位时,有人就愤恨老张做得太过分,言语中带了很多不雅的字。结果有人把事情密报给老张,老张遂以不制止讨论军情为由,给张宗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件事没有吓倒张宗逊,他始终心向中央。幸运的是,他等到了红二方面军赶到甘孜会师,之后就顺势进入红二系统中。

这次“跳槽”,让张宗逊转到了红二的发展线上,此后历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兼晋绥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西野(一野)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开国上将李聚奎

他是平江起义出身,长征之时担任红一师师长,该部是中央的绝对主力,下属的团级干部里,后来出了三位上将:红1团团长杨得志、红2团政委邓华、红3团团长黄永胜。

红一师在这场艰难的征途中,承担了掩护中央机关转移的任务,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经历了众多苦仗恶仗。

李聚奎指挥部队在觉山铺渡口、回龙场渡口、安顺场渡口等地,硬是冒着炮火强行突破敌人的封锁,让中央机关顺利跳出包围圈。

本来他起点非常高,奈何就是被懋功会师改变了轨迹。那时他被调为红31军参谋长,对老张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奈何红31军是出自红四的部队,李聚奎在部队中话语权不大,也没办法拉动其他人,没多久就病倒了。

后来红二方面军抵达甘孜,经过朱老总、任弼时、刘帅、贺老总等人的一致努力,老张才最终答应北上。

李聚奎原在红31军,本是可以直接跟着去陕北的,然而他病体未愈还在总部医院治疗,阴差阳错就跟着总部医院渡河,不幸遭遇西路军惨败。

他这时是红9军参谋长,但红9军都被打散了,只好独自摸索去寻找中央。由于沿途都有国民党搜捕,李聚奎就化妆乞讨,经过了两个月才与负责接应的援西军会合。

见到毛主席时,李聚奎非常自责,主席却宽慰说:你是虽败犹荣。

由于老部队已有主官,李聚奎此后就与参谋长结下了缘,历任129师386旅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参谋长、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等职。

后来又转到后勤战线,包括建国初期都在后勤部门工作。1955年,李聚奎本来可以被授上将,但国家发展急需石油,他经周总理点名担任石油工业部首任部长,脱离了军队导致暂未获得军衔。

此后几年,李聚奎就在全国各地到处找油,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的发掘开采都有他的功劳。

1958年,石油工作已走上正轨,且李聚奎要求在勘测方面不能大跨越、需实事求是,抵制在部门内“放卫星”,就被调回了军队。

因为李聚奎历史贡献突出,刚刚重返军旅,组织就为他补授了上将军衔,是最后一个获得军衔的开国上将。

三、开国上将彭绍辉

他跟李聚奎一样,是平江起义出身的干部,早年长期在红三军团中任职,懋功会师后调为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

当老张做出错误行为后,彭绍辉非常惊讶,他连忙写信,希望左路军的朱老总能把大家带着一起去找中央。

按照他的级别,当时没办法见到朱老总,他只好找到原中央红军的干部罗炳辉,希望罗帮忙转交。结果罗不厚道,立马把信交给老张,导致彭绍辉被人用枪顶着胸口。

还好朱老总及时喝止,顺势将彭绍辉“赶”了出去,这才没有酿成大错。建国后彭绍辉都感慨过:我这条命是朱老总从枪口下救回来的。

甘孜会师后,彭绍辉转入红二方面军系统,此后担任过新358旅旅长、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吕梁军区司令员、西野7纵司令员、一野第7军司令员等职。

1952年,彭绍辉被定为副兵团级,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年原红一方面军成建制编入左路军的有红五军团、红九军团,懋功会师时为统一番号,改为红5军和红32军。八位高级干部面对老张的压力,表现各不相同。

原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非常坚定,一心想要北上寻找中央,曾被老张、老张亲信黄超都当众打过耳光,最终牺牲在了西征路上的高台;

原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曾担任过毛主席的秘书,遵义会议也坚决支持主席复出,但在老张“另立”时,他却选择追随。等三大主力会师,他就基本只负责宣传了;

原红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支持中央,被老张多次批斗也没有屈服,甘孜会师后转到红二方面军,职务一直很高,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原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曾日三抵制老张,因而遭到记恨,后来西征突围时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

原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是新中国36位军事家之一,但他当时也做错选择,不仅把彭绍辉的信交了出去,还公然支持老张“另立”,长征结束沉寂了年余,1938年才重返军队一线;

原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是毛主席嫡系中的嫡系,也是促成朱毛会师的关键人物,然而他跟罗炳辉一样,站在对立面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长征结束就脱离军队的指挥岗位;

原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脾气火爆,多次受老张打击,听说中央抵达陕北后,他立即奔走宣传,让大家坚定信心,差点被杀害。西征时与李先念等人走出了祁连山,此后一直担任要职,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原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在得知老张“另立”后,一度想带信得过的同志北上,可惜没有电台。西征时他跟郭天民一起绝境逢生,不过他逐渐转到地方工作,担任过新中国的最高检察长。

军政正副首长共八人,命运各不相同,大浪淘沙方得真金啊!

4 阅读:141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