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在每个时代都有,这个不可否认,即使放到现在,也不时会有假冒军官或者国家公务人员的新闻见诸报端,虽然事后看视频里的他们煞有介事、狐假虎威的模样实在令人哑然失笑,但没被揭穿前,他们却也当真唬住了不少人。
不过这些人骗术的层次与西汉一位算命先生比起来就实在小巫见大巫了。
1、
西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的一天,在京城长安北门外,忽然来了一个坐着黄牛车、车上插满黄旗、黄旗上还绘满了龙形图案的中年男子。守卫一看不禁都大惊失色,“这人什么来头?没见过平时皇族有这么号人啊?难道是平民冒充皇室?这也太胆大包天了,不知道是死罪吗?”
守卫长官上前恭敬询问,一问之下更加连眼珠都快瞪出来了!这人自称是汉武帝最先立的嫡长子——“卫太子”刘据!
世人都知道,卫太子刘据做太子做了32年,是汉武帝29岁时才有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儿子,最后死于奸人构陷的“巫蛊案”。当时巫蛊案发,无限冤屈的卫太子不得已矫诏纠结了数万兵马自保,这被汉武帝理解为谋反,当即派重兵镇压,长安城街头血战5天后,卫太子兵败,因不愿忍受接下来的屈辱而自尽了。后来冤情昭雪,汉武帝极度悔恨,为了死去的刘据一下杀了朝中和此案有关的很多大臣,甚至到了晚年的时候,因极度思念自己的儿子,还特意建造了思子宫与归来台。
也就是说,至少对于当时的西汉王朝来说,这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物,敏感到一个处置不当就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动摇帝国安定的根基——汉昭帝即位的合理性。
2、
因这事干系实在太大,一个宫城守卫官当然拿不定主意,于是慌忙一层层上报,直到把这事报告给了皇宫中当时还年仅12岁的皇帝汉昭帝。
昭帝虽年幼,但对于自己这位亲大哥的事那也是很了解的,十二岁的孩子当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于是赶忙诏请托孤大臣、大将军霍光带着所有朝中重臣前往北门外处置。
霍光带着一众朝臣到了北门外后,见到了那位“卫太子”,不得不说,这个人与大臣们之前所见过的卫太子,实在是太像了!
“卫太子不是已经死了吗?”“他怎么会还活着?”朝臣们低声议论开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只是朝中大臣,就连当时长安城中的百姓们听说卫太子回来后,都一下子拥到了北门,城门外一下拥聚了数万人之众!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件事会怎么处理。
其实当时的舆情是,社会中同情卫太子遭遇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不只百姓中,就连朝臣中,虽经汉武帝晚年一番杀戮,但对卫太子抱有同情之心的也不乏其人。
这下就连霍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他很清楚,如果直接将此人拿下杀掉,会让即位没几年的汉昭帝大失人心,而如果留着他,那又将年幼的昭帝放往何处呢?在战场上和平日朝堂里向来杀伐果断的霍光,此时也陷入了两难,只得先调派重兵将身后的皇宫拱卫起来再说,以防意外之变发生。
事情,就这样僵在了那里。
当时整个的状况,就是一个乘坐黄牛车、车上遍插黄旗的中年男子,面对着长安城中的皇宫,身前,是当时帝国中枢所有的高级官员与精锐部队,身后,则是数万的百姓!古往今来,平民百姓当中有几人能有此番体验啊!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僵局里令人窒息的平静——隽(jun,四声)不疑。
3、
时任京兆尹的隽不疑听说此事后,赶忙来到北门,并立即下了一道命令,将此人拿下!大臣们都劝说这人是真是假还不一定,你这样草率的拿下他,不只对你自己可能招来祸患,就连帝国的安宁都堪忧啊!但接下来隽不疑朗声说的一段话,令在场所有人不仅心服口服也都认同他的做法了,他说:
“各位同僚、父老们!且不论真假,即便是真的,大家又何必畏惧卫太子呢!?曾经春秋时候的卫国太子蒯聩谋反失败出奔他国,新君蒯辄即位后,他又要回卫国来,结果呢?新君并没有接纳他而是将其坚决摒退,所谓“春秋大义”!《春秋》里面对这件事、对新君蒯辄的这种做法是极度赞赏的!因为这样才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的正确做法啊!”
就这样,一场重大危机就在隽不疑急智的一席话中化解为无形了。
“卫太子”被逮捕下狱,事后查明,原来此人真名叫做张延年,本是夏阳人,在湖县以为人占卜为生。有一天,旧卫太子的一位门客前来占卜,见到他的样貌后,惊讶说道:“您跟故卫太子的长相实在是太相似了!”本来只是一句正常的惊叹之语,但张延年听后,却生起了邪心,他一番筹谋后,算定当时的天下的舆情对于故卫太子刘据还是很有利的,“我何不借此以谋天下之富贵呢?”
由此,才有了上面那一大段骗术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随后张延年因诬罔欺世、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处以了腰斩。
相比起他来说,如今社会上那些心怀不轨、靠招摇撞骗为生的人,就太小儿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