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博物馆迁往长春其实是归宗

迎个聋友 2024-09-13 18:33:03

最近,解放军空军管理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要从北京昌平迁往吉林长春的消息传出来,很多人不解。

其实,吉林称得上是人民空军的“祖庭”。

中国的空军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袁世凯主政期间在北京南苑创建的中华民国南苑航空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来华帮助我们抗日牺牲的航空英烈有2590人(日军凶手中就包括凶悍的林弥一郎,他曾在一场空战击落5架飞虎队飞机,自己飞机中弹34处,愣飞了回去),国民政府的空军也有1468名热血英雄为保家卫国喋血长空。

抗日战争结束时,侵华日军在东北遗弃了一些飞机和航空器材,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抽调30多人从1945年10月起,分批去东北,收集航空器材。

1945年9月底,原驻辽东侵华日军航空大队大队长林弥一郎(后来用过中国名字林保毅)率300多人向我东北人民自治军投降(其实当时国民党军队先上山找到林弥一郎谈受降,但共产党军队打动了林弥一郎,曾克林派去的伍修权成功说服林弥一郎为我军筹建航校出力)。

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决定,将归降人员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队,后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

中共中央派出的人员在东北搜集到120多架破旧飞机、200多台飞机发动机和一批航空器材、设备、油料。

1946年3月1日,中共中央选派曾经在新疆军阀盛世才航空队训练过的航空技术干部和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合编,在吉林通化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后来习惯称为东北老航校),边办修理厂修复飞机和航空器材,边培训空勤和地勤人员,林保毅和日本航空队留下来的人被共产党军队的吃苦精神所感动,倾囊付出,在培养飞行人才、地勤和维修人员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林弥一郎所部留下来参与航校筹建的有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还有一批地面保障人员,他们为我军培养出了160多名飞行员和一大批航空修理人员、地勤人员、机械师,其中包括四任空军司令员,包括抗美援朝的战神刘玉堤、张积慧等。

后来,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被任命兼任航空学校校长。1949年3月,学校迁到长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组建,曾任东北老航校校长的刘亚楼出任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1949年12月13日,老航校停办,重新组建航空第七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飞行学院和现在的空军航空大学)。

可以说,东北老航校是人民空军的人才摇篮,后来好几任空军司令员、副司令员、工程部部长都是老航校学员,抗美援朝一战跃升世界空军劲旅中的空战英雄大多来自这所当年极其简陋的航校。抗美援朝人民空军牺牲了116名飞行员。

林弥一郎呆到1956年才回日本,这批帮助过我们的日本教员后来自己编了一本书记录他们在东北老航校的日子,名字叫《航迹》。

长春大房身机场曾经是七航校(后来叫七飞院)的,现在每年的空军航空节就在这里举办,如今,把中国航空博物馆迁往大房身机场,相当于归宗之行。

航校先于人民空军诞生。

人民空军是先有航空修理,再有航空兵部队。

0 阅读:5

迎个聋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