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离世7天后,汪小菲与大S家族的矛盾已经摆上牌桌了,目前大S家族这边,现任丈夫具俊晔和大S的经纪人已经相继发声谴责汪小菲,但是汪小菲的临场应对,真的是一言难尽,四个字概括:难堪大用!
一、汪小菲蔫了汪小菲在大S去世后情绪彻底失控,被拍到在雨中跪地痛哭,甚至因“躁郁症复发”无法正常处理事务,只能委托友人代为发声。
这一说法得到多方佐证,友人在回应具俊晔的发声中透露,汪小菲因大S离世和网络攻击,情绪濒临崩溃边缘,目前已经无法下床。笔者有个懂行的朋友曾经告诉我,躁郁症患者在极端压力下可能出现决策能力下降、回避冲突等行为,这或许就能解释通汪小菲为何一直不表态了。
值得注意的是,汪小菲这个情况,跟目前的家庭情感纠纷存在深层关联。早在2023年,汪小菲就因大S再婚问题公开指责具俊晔“不负责任”,并因抚养费争议陷入法律纠纷,长期的情感消耗与舆论压力,让心理素质本来就不咋的的他直接崩溃了!
大S离世后,其经纪人、妹妹小S及具俊晔形成统一战线,对汪小菲发起猛烈抨击。经纪人称具俊晔是“保护孩子的真男人”,并用“丑陋的人性暴露地狱本质”暗讽汪小菲;小S则公开支持具俊晔,指责汪小菲“炒作”。这种“抱团”策略将汪小菲置于道德洼地,使其任何回应都可能被解读为“不知好歹,伤害逝者家人”。
更关键的是,具俊晔通过细节放大了汪小菲的情绪失控的行为。例如,经纪人指出汪小菲“雨中漫步30分钟”是刻意表演,并强调具俊晔“放弃遗产”以彰显责任感。此类指控直指汪小菲的公众形象软肋——易冲动、情绪化,进一步削弱了汪小菲的话语可信度。
尽管汪小菲未直接回应具俊晔和大S经纪人的连环控诉,但汪小菲的这位友人仍抓住大S被“耽误治疗”的致命焦点反驳具俊晔,也正是这个细节成为了舆论反转希望。
2025年2月3日,有导游爆料称大S在去世前曾两度被救护车送医,而具俊晔在面对媒体仅回应“我不好”,对于为何没有让大S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闭口不谈。对比汪小菲过去对大S健康的紧张态度(如2021年频繁关注其病情),网友开始质疑具俊晔负有不可推卸的的看护失职。
但是大S亲友回复很微妙,声称“她与具俊晔的三年婚姻最幸福”,却回避了治疗时间线的各类不符合常识的疑问。这种矛盾让部分网民转向同情汪小菲,认为其“暴躁但真心”,而具俊晔的“冷静”可能掩盖冷漠。
大S去世后,两个孩子的抚养权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并牵扯相关抚养费、债务、财产等利益。汪小菲若贸然回应,可能被具俊晔阵营解读为“利用舆论干预”。具俊晔已以“语言沟通障碍”为由质疑汪小菲的抚养能力,而汪小菲的精神状态报告可能成为左右抚养权归属的关键证据。
台媒曾爆料汪小菲“拖欠具俊晔夫妇抚养费”,而具俊晔方声称可追讨至子女成年。汪小菲目前看,真的非常被动!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双方通过选择性叙事争夺道德制高点。具俊晔方强调“当下的担当”,汪小菲方暗示“过去的付出”;经纪人用“真男人”标签美化具俊晔,而网友以“治疗延误”质疑其责任。汪小菲的沉默,既是精神崩溃的无奈,也可能是策略性退让——在情绪化指控中,理性回应反而易被淹没。
值得深思的是,大S生前始终是双方矛盾的缓冲带。她的离世不仅终结了这段三角关系,也撕开了亲情、爱情与利益交织的暗面。当逝者无法自辩,生者的言辞博弈终究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汪小菲的“不回应”,或许并非单纯的怯懦或理亏,这一选择背后是多重压力的交织。而大S离世的“致命细节”,或许将成为揭开真相的最后钥匙——只是当喧嚣散去,人们是否还愿意倾听,已不再重要。
作为旁观者,最期待的结果就是,逝者已去,生者坚强,尤其两个无辜的孩子,是网民最不希望看到受到伤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