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杨紫演咨询师,水平到底行不行?

大虫大雨侃娱乐 2021-12-16 21:41:14

《女心理师》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对这部电视剧还蛮期待的。

一来是看到杨紫其中穿着职业装,讲着心理学术语,形象似乎与她以往的不太像。

挺希望小妮子能在剧里有所突破。

二来是因为我自己对心理学有兴趣。

可是当我打开这部剧看了几集,真有些后悔没有预先给自己敲警钟。

毕竟许多前车之鉴表明,我们的职场剧就像单位老领导,不装,是不行滴~

说实话,《女心理师》开头那个长镜头还行。

仿佛在说明立场: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碰撞,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去注意。

然而,当杨紫出场,我隐约感觉到气氛不妙。

她出场前,章若楠饰演的女学生给自杀干预中心打去电话,告诉一位接线员:“我想自杀。”

接线员问“在楼顶哪个位置”时,杨紫适时出现。

第一个镜头,是她的嘴,这张嘴用很严肃的声音,说:能在哪儿?要跳楼的人在哪儿都危险。

立马,衬托出另一位接线员水平不如自己。

接着,屏幕里是杨紫风驰电掣的背影,以及动感十足的音乐。

火速戴上接线员的装置后,她自我介绍道:您好,我是心理学会的咨询师,请您相信,我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到你……

之后与女学生的沟通中,杨姑娘的表情、声音无多少起伏变化,总是很严肃,包括在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的时候。

有点像……影视剧里的拆弹专家。

不禁有些纳闷,这样有距离感的态度,真的会令一位要自杀的女学生放下防备吗?

好吧,心理学那套东西我也不是很懂。

只好劝说自己,也许这样的表现形式,是为强调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极端情况下的沉着冷静吧。

所以就谅解了这一幕。

可继续看的过程中,我发现那种“沉着冷静”老是重演。

倪萍扮演的贺妈妈一头“血”地躺在椅子上,杨紫演的贺顿立即去做的事是,紧闭双眼,回忆种种细节。

然后从细节中发现,妈妈正在装死。

其实这个情节主要的地方倒也没啥问题,毕竟台词里有交代贺妈妈之前装死过多次。

但贺顿紧闭双眼回忆的模样,有秀“最强大脑”之嫌。

发个动图大家感受下。

提个醒,这一段也配上了动感十足的音乐。

满屏幕仿佛都在写着“高上大”。

后面,还有贺顿为选择咨询室装备而闭目思索的画面,同样高上大。

熟悉的氛围,熟悉的画面,让我有出戏之感,会想起《唐人街探案》里有超能力的侦探刘昊然。

不仅仅如此,贺顿还有个问题。

看她生活中大多数时候的样子,挺自然挺邻家。但是,千万不要跟她聊心理学!

因为聊心理学时,她会自动切换成另一副面孔。

有天,井柏然演的男主躺在家具店的椅子上,说:电影里所有咨询室里,都有这么一张躺椅。

贺顿便立即直挺身躯,昂着头,放大瞳孔,进行了一段科普。

而后她想到男主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谁,于是,又对弗洛伊德做介绍。

顺便说下,这样闪着蓝光类似科幻片的画面,在前几集出现过数次。

有次还是出现在杨紫行走于办公场所的时候。

贺顿的闺蜜何以玫,也犯过男主一样的“毛病”。尽管不懂心理学,她却常和贺顿提它。

有回她们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聊起了多巴胺。

果不其然地,贺顿在对“多巴胺”作名词解释时后又变了样子,眼神、语调都发生了改变——严肃的、几乎不容置疑的。

一旦打开“心理学”这个话匣子,贺顿就难以停下来。

与闺蜜继续聊天中,她用所学知识分析起了男主的人品。

分析完,又根据穿着,分析起先前未曾谋面过的另一个男生(估摸着是男二吧):

黑色,象征着威望、高雅、低调,还有创意,同时也意味着执着、冷漠跟防御。

黑色一般是高管还有专业人士,像这样的人,他们都是肉食动物,处在食物链的顶端,黑色外衣之下隐藏的,是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一边说,还一边露出傲娇的小眼神,有点霸总靳东的感觉。

闺蜜听完,不知何故掐起了人中。

反正,前几集《女心理师》真让我觉得不够好看。尤其是前三集。

主要原因不是出在杨紫的表演上,毕竟她需要按照导演、编剧的意思走。

后来又看了几集,感觉她在与来访者交流时表现得还可以,不再是那种端着的姿态。才让我松了口气。

个人感觉《女心理师》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它好像透露着一种逼格焦虑:

人设一定要够斜杠,要多种才艺缠身,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是精英;

台词、画面一定要够酷炫,够牛气哄哄,即便失真也没关系……

然而在主角的专业性上,似乎又不那么追求。

查了下《女心理师》两位编剧的背景,感觉她们没有学过多少心理学。

大胆推测下,“大心理咨询师”贺顿那段通过穿衣打扮笃定评价他人时,所运用的“心理知识”,可能是通过某搜索引擎自学的。

而女主说出的“一看就是自大、自妄,主要是自恋,我最讨厌自恋的人”,也让我有点迷惑。

因为,心理学上有个常见观点是:所有人都自恋。

不过,《女心理师》在有些点上还是值得表扬的。

它让许多人知道了一些心理咨询伦理,如:咨询师和来访者不可以恋爱(《无间道》里咨询师与来访者搞对象真是误导人)。

也让部分对心理疾病有误解的人,改变了看法。据说有观众看后说“曾经真不知道,有种抑郁叫阳光型抑郁”。

更重要的是,有关心理学的国产剧如今真的是很罕见。

开先河的《女心理师》,也许会引发不少原本对心理学不感兴趣的人,去涉足这个领域,并产生兴趣。

作者:肖大雨

0 阅读:14

大虫大雨侃娱乐

简介:和你分享人间里的八卦趣闻、爱恨情愁、果蔬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