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这一为了让消费者更快付钱的遥遥领先、远远超越、强到飞起的伟大创新,过一段时间,就会捅出一个大娄子。然后,后面多出一堆维权无门、欲哭无泪的人。
比如,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哭诉,自己被扣钱了,被无故扣钱的方式,一个比一个离谱,比如小柴之前写过的「他们在闲鱼购物开通快手免密支付,支付宝被盗刷上万……」
而在社交媒体上,检索开通免密支付后,被莫名扣款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尤其在小某书等平台,检索相关关键词,可以说触目惊心。
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无感的替你续了好几个月的会员,当然可气的是,这种偷偷的续费,用户不仅因为不知道自己开通了相应的会员,会错过享受会员权益,钱每个月还被准时准点的无感划走。
小柴没记错的话,大概是两三个月前,类似的事情就冲上过一次热搜。话题是「打顺风车后连续7天被免密支付21笔」
事情大概是,消费者齐先生向媒体爆料称,其通过哈啰平台打了一辆顺风车,此后的7天内,自己的账户被哈啰莫名扣款了21笔,也就是一天平均扣三次,每次扣一百多,总共扣了三千多元。
尽管当时哈啰回应称可能是平台司机刷单,但也表示,平台不能作为承担无限牵连责任的一方,最终只能报警处理。
而巧的事,该事件曝出后,网上不少消费者晒出自己的类似遭遇,比如有网友表示:我也是受害者,遭遇跟博主相似。其同时强调,和该事件齐先生遭遇不同的是,自己没有发验证码,也没开通免密支付,发现被扣钱关闭免密支付关闭不了。
更神奇的是,发现被扣钱后,自己哈啰APP内所有历史订单全部消失了,包括不限于顺丰车订单、骑行订单等。
但没成想,几个月后,哈啰又一次陷入了被无故扣圈的争议,且这一次是多位用户组团集体投诉,被哈啰无故扣款,并冲上黑猫投诉的集体投诉榜。
「9 月 6 日下单人同意退款给我但必须到派出所并核对订单,9 月 7 日我与下单人父母在派出所见面,但下单人账号在我们会面前几天被哈啰公司封禁,里边一个订单都没有」
此外,还有用户称:「支付宝突然扣了一笔哈啰出行的111.9元扣款,但这笔出行费用肯定不是我用的,当天我正在上班,哈啰客服说这笔出行是到滁州苏宁广场,我及我朋友亲戚没有任何一个在滁州。」
还有用户表示,自己电话号码都被注销了,还被哈啰莫名的扣款了。
针对这一系列投诉,哈啰客服在投诉平台则回应称:「我司已联系用户并提供解决方案,用户认可,申请结案」
不过,参与投诉的用户则回应哈啰客服的这条回应:「哈啰把这个话再重复一遍就算完了吗?就这样结案了,打电话过来我还没说完就匆匆挂电话,这就是哈啰的处理方式???」
而在小红书等平台,类似的笔记,也是一搜一大堆。「本人没用APP,竟然自动扣款,联系平台,客服一直推诿,拒不退款」
小柴看完这一系列案例,整个脑瓜子都是嗡嗡的,按道理,免密支付算得上是非常成熟的支付技术了,但为何,在哈啰上,有这么多用户的账户被盗刷?
但为何,这样的事情,在哈啰平台上,最终变成了用户和司机之间的矛盾?面对用户的遭遇,给出「平台不能作为承担无限牵连责任的一方,只能报警处理」的解决方案,多少有点难以理解。
此外,值得注意的事,类似的事情,在哈啰经常上演,哈啰说自己平台没漏洞,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难不成真的都是免密支付锅?或者是用户自己的锅?
当然,说到这个案例,我们作为旁观者,很难判别出,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站在用户的角度,小柴要说的重点,还是免密支付这件事,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比如公交卡自动扣费这种,用户还是谨慎开通免密支付,或者开了的,赶紧关了吧!事实上,很多用户的免密支付功能,都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的。尤其我们在用一些平台服务,有付款行为的情况下,不显眼的弹窗,一不小心就开通了相关的功能。
正如小柴再上篇文章「只浏览了下就送货到家?先用后付怎么一夜成了互联网标配?」中所说,所谓便捷的免密支付,本质是资本联合做局唱的一出戏,它的创新目的当然是为了让你付钱方便,但更大的野心在于,尽量在减少用户思考时间的情况下,更顺利的收钱,以及在悄无声息中,让你无限付费续上平台的服务。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