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民生实事,今年将覆盖黄浦60个住宅小区!

上海黄浦 2025-02-20 14:51:05

电动自行车是不少市民代步出行的交通工具,这缓解了交通压力,也实现了节能减排。但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加,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两年来,黄浦区持续推进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应建尽建、应装尽装”。

记者从区房管局获悉,今年,根据居民的需求,黄浦将再因地制宜计划为60个住宅小区建设安装充电设施,努力把这项政府实事项目做得更细、更实,打造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安居”社区。2025年,区房管局还将会同街道计划为50个既有充电设施的车棚增设配套消防设施,目前各街道正在排摸点位。

多途径扩大充电设施受益面

中午时分,牛庄路上,全市首个马路充电桩正忙碌地为居民提供着充电服务。一位正在利用充电时间休息的快递小哥表示:“这里操作方便,价格亲民,还很安全,我们都喜欢来这里充电。”在黄浦,一些老旧小区因场地空间限制,小区内难以实现规模化建设充电桩,便尝试在街面增设充电设施,进一步解决该小区及附近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今年,区房管局还将会同区建管委指导各街道在小区周边街面建设充电桩、充电柜,通过10分钟生活圈让附近其他小区居民有共享充电桩。又如,大吉路26弄小区因场地局促,老西门街道在街面建设充电桩,解决了该小区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此外,黄浦还将继续针对群众的充电需求,结合老旧小区场地、房屋的特点,通过优化集中充电桩标准化建设标准,积极为不具备安装条件的老旧小区创造安装条件。对部分场地空间局促、没有建设条件的小区,积极推广引入充电柜、换电柜等充电设施。

“1+N”式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街面充电桩建设,牵涉到部门、街道等多方力量。今年以来,区房管部门正不断想方设法对各点位改造充电设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会商。

通过与老旧小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美丽家园、“一街一路”等民生实事项目叠加,推动街区更新改造。在符合消防要求的前提下,统筹周边的资源,为住宅小区增建配建充电设施。

如结合2024年“动真碰硬破难题 实干奋进促发展”专项行动中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不足问题,区房管局与五里桥街道、豫园街道共同商议,分别在新华南园大厦与人民大楼周边人行道非机动车划线停放区域灵活建设“马路”充电桩,因地制宜制定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消防设施更新维护等方案,全方位提升小区安全能级。目前,新华南园大厦沿街面充电设备正式启用,人民大楼也完成充电桩建设,并已投入使用。

全过程强化充电设施管理

在黄浦,充电设施加装,并不是一装了之,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重中之重。

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完成后,一般,有条件的就移交给小区业委会,由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充电设施日常管理的职责,充电桩运维企业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维使用。

从全区层面看,辖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全使用正在逐步纳入“一网统管”工作范畴,运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处置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问题。同时,通过实地走访,积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车辆入户等行为的劝阻制止力度。

办好民生实事,是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黄浦将继续根据居民的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增设充电设施,围绕点位选择、建设规范、后续管理三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建设工作,努力把这项政府实事项目做得更细、更实,打造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安居”社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