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俄军夺回的库尔斯克州苏贾镇,竖起了一个天然气管道纪念碑,从献花来看,这侧面证实了之前被大肆宣传的苏贾天然气管道渗透袭击作战中,俄军遭受了惨重损失。
当时,俄罗斯官方尤其是俄罗斯国防部,强调了苏贾天然气管道渗透袭击作战的意义,但乌克兰方面以及媒体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早在俄军准备派出数百人钻进漫长狭窄又充满有毒气体的天然气管道之前,乌军就已经获得情报,并用集束炮弹等对困在天然气管道里的俄军进行了猛烈攻击,甚至还发布了无人机拍摄的现场视频,事后,媒体也曝出参加本次作战的幸存俄军纷纷出现严重肺部问题。
尽管很多支持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军事博主们默认俄军本次行动并不成功,遭受了严重损失,但国内互联网上的很多“特别军事行动”支持者并不这样,他们并不是拿出什么证据反驳乌克兰方面的消息,而是在没有任何证据或逻辑的情况下不信乌克兰方面的消息,“乌克兰的话也能信?”
对此,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做,反正我是早就放弃了唤醒这些人的想法,我没有任何义务这么做,甚至可能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遭到攻击,认知这个东西,很少是被人唤醒的,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否则的话,被毒打一百次也没用。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上将宣称,俄军在今年遭受了创纪录的损失,截至目前,俄军已经伤亡超过14万人,“占领者企图突破我们的防线,结果导致俄罗斯侵略者遭受创纪录的损失,我感谢我们战士的坚韧和准确。”
之前,包括英国国防部在内,一些军事机构和第三方研究组织就注意到,相比之前,俄军的伤亡正在急剧增加,收益却在持续减少,尤其是不再能不断夺取战略要地。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随着战争的继续,通过吸取经验和教训,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在持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不再像战争头两年那样拥有足够的重武器和弹药,而俄军在作战时尤其依靠这两者。
而乌军战斗力在同样持续提高的同时,重武器和弹药相对充足,至少不再是去年美国国会通过新对外援助法案时那样窘迫,同时还获得了复杂防御体系以及不断加强的战场监视体系等支持,尚不足以发起大规模反攻,但防御绰绰有余,足以在防御作战中给俄军造成严重杀伤。
《每日电讯报》发表的文章也是持类似观点,文章称尽管俄军最有可能的突破方向是苏梅,但面对乌军的顽强抵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其他信息:在损失了大量坦克和装甲车之后,俄军现在的进攻行动主要由步兵进行,新兵们在接受最多一个月甚至几天的训练后就会被投入战场,尽管为了减少损失进行小团体攻击,但这种战术导致没有大规模突破的可能性,乌军无人机严重阻碍了俄军人员和装备的转移,导致俄军无法凝聚足够的力量。
《每日电讯报》指出,尽管俄军试图制造发起大规模行动的假象,但在地面上没有任何突破或动静,预计到今年年底,俄罗斯将出现军事力量衰竭的情况,不再能为“特别军事行动”提供足够支持。
《每日电讯报》的预测得到了一些侧面信息支持。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俄军总计向乌克兰发射了296枚对地攻击导弹,而在去年同期,俄军则发射了639枚。
虽然从3月25日开始,俄乌双方实际上开始了“能源停火”,但并不包括对其他目标的打击,俄军在减少消耗昂贵的对地攻击导弹的同时,却大幅增加了廉价的自杀式无人机消耗:
同样是截至4月10日,俄军总计向乌克兰发射了1.14万架自杀式无人机,其中95%被击落或遭电子干扰,而去年同期,俄军则发射了1400架自杀式无人机。
不断有新的工厂投产,俄罗斯的自杀式无人机产量在不断上升,乌克兰同样如此,而且还在不断获得新的支持。
刚结束的“拉姆施泰因会议”中,乌克兰获得主要军事援助就是防空,而乌克兰自身也在不断发展防空能力。
乌克兰武装部队表示,已经具备独立生产“弗兰肯斯坦”防空系统的能力,此前,在美乌两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成功将苏式“山毛榉”中程防空系统与“麻雀”半主动空空导弹整合在一起,当然,如果是专门设计的“海麻雀”导弹或衍生导弹就更好了。
一些网友担忧特朗普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已退役的“麻雀”半主动空空导弹,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且不提特朗普是否愿意向乌克兰出售这些退役弹药,只要特朗普不阻止,乌克兰实际上能获得大量的退役“麻雀”:“麻雀”是冷战期间西方国家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现在基本已经全部退役,库存充足,唯一的问题,就是乌克兰是否有足够的“山毛榉”防空系统。
[赞][赞][赞]
恩,俄罗斯没导弹了[笑着哭]苏梅市区难道是苦肉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