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蜀汉名将,仅用一千余人,击退曹魏十万大军

纵横五千年 2025-01-30 10:44:40

三国鼎立时期,蜀汉不断发动对曹魏的北伐,而曹魏并非一直处于防御的状态,也曾经派兵征讨蜀汉。在这个过程中,蜀汉的一位名将表现十分出色。他虽然目不识丁,但却善于用兵,在与曹魏名将张郃较量的过程中丝毫不落下风,仅用千余人就击退了曹魏的十万大军,为蜀汉守住北大门。那么,这位蜀汉名将到底是谁呢?

一、归顺蜀汉

此人名叫王平,字子均,是巴西宕渠(四川渠县)人。他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中,因此随外祖父的姓氏,名叫何平,后来才改回本来的王姓。王平可能不是汉人,而是汉化的賨人。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击败了张鲁,占据汉中地区。巴西的賨人首领朴胡、杜濩归顺曹操,率部迁往洛阳,王平也在此行列之中,还被任命为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定军山之战中取得大捷,黄忠斩杀了夏侯渊。曹操闻讯率军前往汉中争夺,王平也参与了这场汉中之战。但是,王平却脱离了曹操,在汉中归顺了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王平虽然才能卓越,但在当时的蜀汉并没有什么知名度,直到建兴六年(228年),他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二、大战张郃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任命马谡为前锋。当时,王平作为副将,跟随马谡行动。马谡认为自己熟知兵法,“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多次向马谡劝谏,但都被马谡拒绝。结果,魏将张郃切断蜀军的水源,马谡“大败於街亭”。只有王平所部千余人没有发生混乱,他下令将士们“鸣鼓自持”,张郃担心有伏兵,没有进行追击。

之后王平收拢残兵败将,“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诸葛亮回到汉中后,对战败诸将进行了惩处,只有王平得到了晋升,“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建兴九年(231年),王平跟随诸葛亮北伐,遭到了曹魏名将张郃的攻击。王平可不是马谡,结果张郃未能取得了胜利。

三、坐镇汉中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在撤军的过程中,魏延率部作乱,王平率军击败了魏延的军队。之后,王平被任命为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同时兼任汉中太守。三年后,王平进封为安汉侯,代替吴懿镇守汉中。到了延熙六年(243年),王平又得到了提升,“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

延熙七年(244年),执掌曹魏军政大权的曹爽为提高自身威望,发动了对蜀汉的征伐,“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当时,整个汉中只有不到三万人,诸将惊慌失措。王平力排众议,调动各路军队,并亲率千余人前往抵御。在王平的筹划下,曹爽被迫撤退,无功而返。当时,王平坐镇汉中,“邓芝在东,马忠在南”,成为蜀汉的保障。延熙十一年(248年),王平病死。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