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开了会,忘记听了,没有好好领悟会议精神。
下午的时候才想起来,补了一点点课,没有听完,整体的感觉是有很大的预期,但是不知道会落实多少。
从这一点来说,对后面的市场略有了一些信心,周末了,结合盘面来谈一谈想法。
地方债对于地方债有几个数字,首先是官方认可的债是80,而隐形的据说加一起到了120。后面的数字不知道是不是准确,但化解这个债是需要钱的。
前段时间由于地方财政的紧张,我们看到了很多对于企业的税收等政策收紧。那么从今天的会里可以看到,有4000亿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拖欠企业的债款和缓解债务压力,另外后三个月还有2.3的专项债务资金用于缓解压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会议中再一次提出了用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前些年也有过,当时为了银行入市,将一些坏账剥离,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很显然,这一次银行也是有不少的不良资产要剥离出去了。对于银行的减负显然也是好事。
我们想想90年代旁边的那个岛国是怎么干的,地产崩了,国家站出来保银行,全额兑付债务,这样人们的存款不至于变成一张废纸,有能力去消费。同时,索尼、东芝扩展中国市场,汽车出海,跑到美国去成立什么凌志、英菲尼迪,和美国汽车巨头死磕。
那我们呢?债化解了,人们压力表小了,才有能力去消费。显然,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债务稀释,让银行能活下来。
房地产谁都知道,第二个问题出在房地产上。上半年我们反复强调,地产最终的化解,一定是有大资金进场来兜底。
前面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这样的政策,这一次终于开始讨论了。虽然具体的资金额度没有透露,但是明显的三项举措,都是针对房地产的,而且是明确提出了兜底。
第一是支持地方政府用专项债券收购闲置土地,明确地提出目前闲置土地很多,用专项债券收闲置土地,说明以后地产商没有能力开发的土地,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变现,起码企业能活下去。地方政府也能通过比如置换等方式,高抛低吸缓解债务压力。
第二是明确提出了收存量房,这是我们一直期望的政策,虽然规模还不确定,但是可以说,地产的软着陆已经开始了,这就是我们期望的大资金。但是规模肯定是逐渐释放,这么多存量房,不可能说一次性发债全部收完,只可能是缓跌缓收,逐步改善,如果稳住了,那么就没必要继续收了。
第三是税收,这个目前不清楚,我觉得可以降的空间不大,就像这次LPR只有30,说明空间真的不那么大了,还房贷的还是需要过一段苦日子。
盘口的反应所以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从前几天央妈和财政一起办公就说明了对地产的力度是很大的。这也佐证了为什么前天主力涨停的是和建筑相关的板块,特别是昨天晚上的大宗商品市场。

接近涨停的玻璃,也说明大家很看好今天的政策。
虽然说我们并没有看到如外面所说的什么10万亿,3万亿出台,但是这个地产政策确实力度是比较大的。
结合盘面来看,昨天的盘子上,开始的反应是不及预期的。个人觉得是一开始外面说10万亿,结果到了周五说开会要放2800亿美金。显然这个差距巨大,完全不及预期。

盘面上这个资金有过两次回补,但是抛压都很大。我们一直看上证,对比创业板综你就会发现,它连缺口都没补,显然这不合理。

但即便如此,当时我们给了一个极致点,首先是3280附近这是第一次回补,3220附近做了第二次,但当时创业板综的情况还高高在上,很多政策也没有出来。现在来看,马上接近第三个极致点,而且,市场中出现一些不错的利好了。
正因为如此,大家更应该做好准备,如果周一市场带量上攻,那么主攻方向可能是地产和相关的大宗,这也是前面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动作。
结束语从政策的力度来看,后面还会有具体的政策出台,目前看政策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是能不能达到市场的预期,还需要观察,毕竟现在什么数字都没有明确提出来。

同时,仅就市场图表来说,哪怕仅是一次反弹,也不会V起来然后V回去,市场大概率还有一次回拉的机会。
V起来然后V回去在大宗商品市场里比较常见,因为那是对手盘制度。但是A股显然会滞后一些,一方面哪怕出货也需要震荡完成,另一方面,政策还在持续出台。
虽然随着今天的会让我对市场更有了一些信心,但是还是那句话,没有落地的政策,都不要期望太高。海那边用了15年,期间也有不错的反弹,我们能不能直接用三五年就完成软着陆,未知。有的时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所以说,做好准备进场去博弈,但同时也要知道,如果量能不济,或者后续政策不及预期,先出来看看。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别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