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获得20元奖励,40多年后专家找上了门

灵鹿寻花觅影踪 2025-01-09 17:34:58

2012年的一天,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小村庄——韩家湾,迎来了一队穿着志愿者服装的陌生人。

他们四处打听,寻找着一个几乎被遗忘了几十年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40多年前仅有13岁的少年,那时的他,捡到了一块玉并上交了博物馆。

那事情过去多年,为何还有人来寻他?他捡到的块玉,究竟代表着什么?

孝顺男孩

1968年的一个夏日午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的13岁小男孩孔忠良走在放学路上,他拎着一个破旧的竹篓,向村外的小水渠走去。

对于这个年纪的他来说,放学后光着脚在水渠里捡些废铁、泡钉和铜麻钱,不仅是一种有趣的“冒险”,还能为家里换来几枚零散的零钱,贴补家用。

小水渠不宽,孔忠良熟门熟路地钻了进去,双脚踩进冰凉的水中。

他弯下腰,眼睛专注地在水底翻找,这样的“寻宝”活动早已成为日常,只是多数时候收获的不过是些锈迹斑斑的铁钉或不值钱的小物件。

就在他熟练地用手拨动一块石头时,一抹刺目的白色突然映入眼帘——那是一块不规则物件,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冷光,与周围的灰暗泥沙格格不入。

孔忠良愣了一下,用手将那块东西捞了起来。

那是一块被泥垢包裹的大致方形物体,露出的部分光滑细腻,带着一种独特的冷凉触感,孔忠良忍不住在水里涮了涮,又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刮去表面的污渍。

没过多久,一个完整的物件终于显露出来——方方正正的形状,上面似乎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动物,而底部却布满了奇怪的凹凸印痕。

捡到这个意外之物后,孔忠良没有心思再去找铜钱或铁钉了。

他把这块玉状物小心地放进竹篓,然后踩着湿漉漉的脚,沿着水渠一路跑回家,只想着快点让父亲看看自己的“宝贝”。

回到家时,父亲孔祥发正坐在院子里编农具,见儿子跑得满头大汗,随口问了一句:

“怎么这么急?”

孔忠良一边喘着气一边从竹篓里翻出自己的新发现,双手捧到父亲面前。

孔祥发接过这块东西,用粗糙的双手反复摸索着这块物件,将它翻来覆去地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不简单。

尤其是那雕刻在顶部的兽形,线条流畅逼真,让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孔祥发不禁想起,这片土地历来埋藏着不少老物件,或许这就是其中之一?

“忠良啊,这块东西,看起来像是个文物啊!”父亲的声音低沉中透着一丝郑重。

他抬头看了看儿子,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

孔忠良用力点了点头,语气毫不犹豫地说:“那肯定是要上交给国家的!”

听到这句话,孔祥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露出欣慰的笑容,说:

“好孩子!既然你这么想,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把它交给博物馆。”父子二人当即决定了行程。

皇后玉玺

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是一座老旧却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那一天,它迎来了一对父子。

孔忠良和父亲孔祥发从咸阳出发,经过数小时的颠簸,总算抵达了这座充满文物气息的地方。

“您好,需要帮忙吗?”一位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微笑着询问。

孔祥发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我们……想找你们的馆长,有件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

听到这句话,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将父子俩引到了休息室。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推门而入,他穿着简朴的西装,神态却显得十分干练——这是当时的博物馆馆长。

他一见面就与孔祥发握手,声音中带着几分和气:“我是这里的馆长,请问有什么能帮您?”

孔祥发没有多说,只是将那块用布小心包裹的玉石递了过去。

他轻声解释道:“这是我儿子从水渠里捡回来的,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文物,所以想上交给国家。”

馆长接过包裹,随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布料。

当那块通体雪白的玉石露出真容时,室内的气氛陡然一变。

观众不是一般人,他认出顶部的雕刻,那是一只伏着的螭虎,形态威严,肌肉线条饱满流畅,眼睛微微凸起,似乎注视着远方,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但依稀能感受到它曾经的华丽。

馆随后,他翻转玉石,看到了底部,那四个篆书大字清晰地映入他的眼帘——“皇后之玺”。

“这……这竟然是皇后之玺!”馆长生怕自己看错了。

“馆长,这是什么东西?”13岁的孔忠良忍不住好奇地问,他年纪虽小,却能从对方的反应中感受到这块玉的不简单。

馆长抬起头,看着这个稚嫩的少年:“这是古代皇后使用的印玺,能找到这样的东西,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这句话,孔忠良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没想到自己从水渠里随手捡到的“石头”,竟然会和皇后扯上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博物馆迅速召集了多位文物专家,对这块玉玺进行了详细鉴定。

他们确认,这块玉玺的材质为和田玉,质地温润如脂,晶莹剔透,属于顶级玉料。

而更重要的是,玉玺上雕刻的螭虎图案,以及底部篆刻的“皇后之玺”四字,都与汉代的印章特征完全吻合。

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汉代的印章制度非常严谨,皇帝和皇后的玉玺规格完全不同于普通官员的印章。

《汉宫旧仪》中甚至有明确记载,而这枚玉玺的所有特征都与记载一一吻合。

“皇后之玺”被确认为国宝级文物后,博物馆为孔忠良父子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计划向政府申请奖励。

没想到,这对朴实的父子却拒绝了高额奖金,他们觉得,这本来就是国家的东西,最终也只象征性地接受了20元路费补贴,其他都不要。

平凡人生

孔忠良捡到国宝这件事是他生命里的不寻常,可这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

他依然是那个朴素而孝顺的孩子,继续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背着旧书包去上学,依然会在放学后跑到小水渠边寻找废铜烂铁,贴补家用。

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孔忠良初中毕业后便没有再继续学业。

那个年代,家里的条件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早早接过了父亲手里的锄头,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一名农夫。

对于他来说,那块玉玺就像是路过自己生命的一位过客。

而另一边,那块被送往西安的“皇后玉玺”,却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在博物馆里,这块玉玺被作为镇馆之宝珍藏了起来,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专家们围绕它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学术文章。

可对于孔忠良来说,这一切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博物馆看看那块玉玺,更没有刻意向别人提起过这件事。

田里的庄稼长了又枯,河边的水渠渐渐干涸,他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于玉玺的故事,似乎也慢慢被时间冲淡了。

十年后,孔忠良的父亲去世了,他默默接过父亲留下的担子,开始支撑起这个家庭,孔忠良的生活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或许他也没想到,他与那块玉玺,还有别的交集。

44年后的寻找

2012年,韩家湾这个不大的村子,突然热闹了起来。

一队穿着统一志愿者服装的人,带着些许急切的神色,在村子里四处打听。

“老人家,您知道几十年前,有个叫孔忠良的孩子,曾经捡到一块玉上交给国家吗?”

志愿者们逢人便问,话里带着一丝恭敬,也带着些迫切。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被拦下时,眉头微微一皱,思索了片刻,却摇头说道:

“不记得了,我不知道这事儿。”随后转身匆匆离去。

老人回到家,急急地找到家里的小辈,小声嘱咐道:

“快去告诉你表叔,让你表爷别提当年的事,千万别说是他捡的!几十年没找上门来,现在怎么就来了?”说完,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望着志愿者离开的背影,沉思了许久。

这些专家志愿者是陕西省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找当年的“少年捡玉人”。

原来,在一次文物保护研讨会上,基金会会长王京平无意间听到博物馆的老员工提起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1968年,一个13岁的少年曾和父亲一起将一枚珍贵的玉玺送到陕西省博物馆,而那枚玉玺正是如今馆内的镇馆之宝——“皇后玉玺”。

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王京平备受震撼,也让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当年的少年,为他颁发正式的表彰,以表达国家和社会对他的感激。

可是,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事情早已被时间掩埋,志愿者们四处询问,得到的答案大多模棱两可,找到那位少年的希望,似乎变得渺茫。

但志愿者们并没有放弃,在连续走访了多家人家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位老村民。

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志愿者们终于在村东头找到了一位老人。

他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倚着藤椅抽着旱烟,见到这群陌生人,老人起初显得有些警觉,但当他们提起“皇后玉玺”四个字时,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恍惚和回忆。

“你们……是说那块玉?”老人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抬头问道。随后,他叹了口气,将烟袋放在一旁,说道:“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年还是我上交给博物馆的。”

眼前这位老人,正是当年的少年孔忠良,志愿者们激动不已,他们连忙告诉孔忠良:

“老爷子,您知道吗?当年您捡到的那块玉,被专家确认为汉代皇后吕雉的玉玺,现在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您的行为为国家保护了这样一件重要的文物!”

听到这些话,孔忠良先是愣了一下:

“那是国家的东西,我不过是捡了它,交回它该去的地方罢了。”

但这次,注定不会再任由他平平淡淡的过去,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当即决定,要为孔忠良举办一个简单却意义非凡的表彰仪式。

几天后,礼堂里挂上了横幅:“致敬无私捐赠国宝的孔忠良先生”。

孔忠良穿着干净整洁的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花,虽然已年老,但此刻的他显得神采奕奕。

仪式上,王京平为他颁发“文化保护先进个人”奖项。

听着台下热烈的掌声,孔忠良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在44年后重新被记起,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名字会被载入历史,但他却成为了这段故事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