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中日双方第一次进行全面对抗和较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自此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灾难,一场浴血奋战的民族救亡之路就此成了每个有识之士的最高信念,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这条路上,倒下了太多的先烈,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座永远不会被摧毁的万里长城。
1939年10月,秋风瑟瑟,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0、第26师、独立混成第2、第3、第8旅各一部,共计2万多日军,分多路开展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时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杨成武,立即指挥组织部队进行反扫荡,双方因此爆发了数场战斗。

在一次战斗过后,我军缴获了一件日军大衣,杨成武看到后却脸色大变,随即下令全军:立即准备迎战。
那么这件日军大衣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浑身是胆1914年10月27日,杨成武出生于福建长汀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虽然他小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但内心却一直有远大的理想,年仅14岁的他,便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一名思想先进的进步青年。

1929年1月,杨成武参加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被委任为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和宣传队中队长。
次年,杨成武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出色,红军大学开办后,已经担任红一师政委的杨成武被抽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七七事变之后,杨成武从红大提前毕业,并出任红一师师长,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杨成武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就此开始长期在华北地区进行抗日活动。

在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率领独立团孤军深入敌后,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为兄弟部队歼灭平型关日军取得大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杨成武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了八路军中出名的浑身是胆的虎将,当日军在华北地区进行扫荡时,杨成武也被委以重任。
日军大衣1939年11月,日军利用所谓的“蚯蚓战术”,在华北地区扫荡了数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杨成武带着部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与日军周旋,一旦看准时机,他便立即主动出击,让日军咬牙切齿。

18日晚,杨成武突然进攻日军第三十六团的一个大队,毫无防备的日军伤亡六百余人,我军则获得了大量战略物资。
在清扫战场时,我军士兵发现了其中有一位死亡的日本人身穿的大衣与他们平时见过的不太一样,便将其拿给杨成武看。
这件军大衣肩部有两颗金色五角星,胸前还缀着绶带和红穗,衣领内还绣着两个字:
辻村。

杨成武看到这些鲜明的特征之后,立即脸色大变,他断定被他们除掉的日军是一位大佐,而且在日军中的地位非常高。
日军报复心很强,他们势必会疯狂进行反扑,杨成武便下令全军准备迎战。
黄土岭之战辻村大佐死亡的消息传到日军中,刚刚晋升为陆军中将,在日军中素有“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很生气。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辻村会丧命在此地,只是让他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不久之后,他将会步辻村的后尘。
阿部规秀带着日军向在黄土岭附近游击作战的杨成武发动合围,在他看来,杨成武这次必将在劫难逃,只是他没有想到,杨成武早就做好了准备。

杨成武仔细分析了周围的地形地势之后,他看到太行山北部群山中有一座岬口,于是便主动出击,还将阿部规秀所在的日军混成第2旅团与其他日军进行分割,并将其包围。
在杨成武的指挥下,我军奋勇杀敌,将日军压缩在一条长约二三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而阿部规秀也在战斗中被我军击毙。
阿部规秀的死,让日军极为震撼,这也激发了我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决心,毕竟他很“荣幸”地成为了抗日以来我军击毙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在此之后,杨成武一直在战斗前线指挥军队奋勇杀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他也因功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共和国无可争议的元勋。
参考资料:《说不尽的军中“三杨”》,《名将之花的凋谢》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