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13岁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国家得20元,44年后专家找上门

逸梦随风舞 2024-12-21 11:17:10

20元换半个西安城,这笔买卖亏了吗?

这事儿说来可真让人感慨。

13岁小男孩在河边淘到块白玉,一眼就被它的光泽给迷住了。

这石头方方圆圆,手感光滑细腻,上边还刻着看不懂的字和奇怪的动物图案。

这事儿还得从1968年说起。

那会儿的孔忠良才13岁,家里穷得叮当响,每天放学后就得去河边捡点废铜烂铁补贴家用。

捡东西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可真干起来可不轻松。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竟然让他碰上了天大的好运气。

那天他在河边照常翻找,突然发现泥里露出一个白色的东西,看着就跟别的石头不一样。

小小年纪的他也不知道是啥玩意儿,就带回家让爸爸看看。

这事儿搁在现在,怕是早就有人偷偷把东西卖了。

可这对父子压根儿就没动过这个心思,老爷子二话不说,拉着儿子就往省城跑。

这一路上走得可不容易,全靠两条腿,整整走了四个小时。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专家们一看这东西,眼睛都直了。

这哪是普通的石头啊,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后之玺”,而且很可能是汉朝吕后用过的。

说到这个吕后,那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她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权势滔天。

她的玉玺能随随便便丢在河边吗?

这里头肯定有说不完的故事。

这枚玉玺虽然个头不大,可分量可不轻。

整个玉玺才30多克重,高度也就2厘米,但它的价值却能顶半个西安城。

这话可不是瞎说的,是博物馆馆长亲口说的。

搁在现在,这玩意儿要是拿去拍卖,那价格肯定得上天。

可孔家父子是啥态度?

人家连1000块的奖励都不要,最后硬是让馆长给了20块钱,还请他们吃了顿羊肉泡馍。

这故事要是搁在网上,怕是要被人喷傻了。

20块钱换半个西安城?

这不是傻是啥?

可人家孔忠良从来没后悔过这事儿,他说得特别朴实:这是国家的东西,就该还给国家。

这事儿过去了44年,可国家没忘了这对父子的善举。

2012年,有关部门特意找到孔忠良,给他开了表彰大会,还发了奖金。

可这老爷子还是那么朴实,只留下了证书,奖金又给推了回去。

这玉玺现在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它的价值可不止钱那么简单,它证实了很多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填补了很多历史空白。

这么说吧,它就是无价之宝。

再说说这个玉玺的样子,那可真是精美绝伦。

整个玉玺用的是和田羊脂白玉,玉质温润通透,上面还有螭虎纽的雕刻,工艺那叫一个精湛。

现在博物馆里的游客们,都爱围着这枚玉玺看。

谁能想到,这么个小玩意儿,居然是两千多年前的皇后用过的印玺呢?

它见证了多少历史风云,又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

2022年,新闻记者特意邀请孔忠良去博物馆看他当年发现的国宝。

你猜怎么着?

这老爷子说起当年的事儿,还是那么兴奋。

说起交给国家这事儿,他现在还觉得特别自豪。

这事儿给我们上了一课。

啥是大爱?

这就是。

啥是无私?

这就是。

这父子俩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他们的品格,比黄金还要珍贵。

要说这事儿最让人感动的是啥?

就是这份纯朴。

现在的人,为了钱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可人家孔家父子,面对能换半个西安城的宝贝,想都没想就上交了。

这玉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这不光是一个关于文物保护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诚信和道德的故事。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个捡到国宝的故事。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最珍贵的东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样的故事越发显得珍贵。

这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有好报。

虽然当时只得到了20块钱,但是44年后,国家还是记住了他们的善举。

这说明什么?

做好事的人,终归会得到回报。

你看现在的新闻,天天都是些偷文物、倒卖文物的事儿。

再看看人家孔忠良,多么朴实的一个人啊。

这种品格,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真正的宝贝。

这事儿过去五十多年了,可是越传越响。

为啥?

因为这里头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诚实、正直、无私,这些品质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宝贝。

现在的孩子们,要是能学学当年13岁的孔忠良,那该多好啊。

不为利益所动,不为私欲所困,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事儿给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提了个醒。

咱们老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得提高,国家的奖励制度也得完善。

这样才能保护好更多的文物,留住更多的历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

孔忠良父子的选择,让一枚两千多年前的玉玺重见天日,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