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式上,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围绕国家安全结合香港实际情况发表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讲话。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
在讲话中,夏宝龙说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在要香港的“命”,还特别提到了在大是大非面前,香港企业家应该如何做,被人解读为对香港企业家的严厉警告,同时也表示中方不会答应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

李嘉诚
那么,夏宝龙为何会说美国在要香港的“命”呢?他又发出了怎样的警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夏宝龙的讲话始终围绕着“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展开,他指出,过去十年是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斗争最激烈的十年,从2019年“修例风波”到美国近期炮制的《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外部势力“以港遏华”的图谋从未停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据显示,香港从没有收过美国商品的税,美国在过去十年对香港保持271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却对香港累计加征145%的关税,这种“既要香港的钱,又要香港的命”的行径,被夏宝龙斥为“蛮横霸道、无耻之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的寄语显得意味深长,他特别提到庄世平、霍英东等爱国商人的历史贡献,这并非简单的怀旧叙事。

庄世平
而是强调“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并警告“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

长和国际
庄世平在新中国成立时顶住压力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霍英东在抗美援朝时期突破封锁运送战略物资,这些“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选择,与当前某些商人“唯利是图”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霍英东
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在解读讲话时也指出,夏宝龙的发言是对香港企业家的严厉警告,让他们知道如果利字当头,不顾国家利益,是不会有好结局的。

叶刘淑仪
虽然夏宝龙没有点名,但是结合3月份被引起巨大风波的长和卖港事件来看,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在提点李嘉诚。

李嘉诚
毕竟之前李嘉诚一心要向美国贝莱德出售涉及43个海外港口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就连港澳办转发香港《大公报》连续刊发社评,批评李嘉诚吃改革红利却不愿担社会责任的“官媒联动”舆论攻势,前特首梁振英公开质疑其“商人无祖国”的立场都没能让他改变主意。

直到国家动真格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的反垄断审查,才阻止了交易按期进行,而且,本月14日新浪财经报道,长和港口交易的磋商期在7月27日前一直有效,而且他们还可能会把时间继续延长。

夏宝龙讲话中“中国人民不答应”的表述,在港口交易案中得到具象化呈现,根据香港国安法第23条,特区政府需就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等行为立法,而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归属,显然触及国家安全红线。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实施后,安定的社会环境让商界投资决策更有底气,但这种底气的前提是商业行为不越界,事实上,中方对关键领域的监管已形成体系化布局。

截止至3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达4131亿美元,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资本充足率远高于国际标准,而且,2025年已有29万宗人才入境申请获批,为香港注入新动能,这种“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治理逻辑,在夏宝龙“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论述中得到完整阐释。

夏宝龙的警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已显现实质性影响,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2024年本地居民总收入同比上升7.5%,但外资对港口、能源等敏感领域的投资明显收缩,资本正加速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安全合规领域聚集。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过去,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年间,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轨迹清晰可见,夏宝龙的讲话既是对过去斗争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动员。

对于李嘉诚这样的商界领袖而言,如何在商业利益与国家大义之间做出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香港的未来走向,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时代大潮浩荡向前,在这场国家安全与商业伦理的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将接受历史的检验。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东南早报2025.04.16关于:夏宝龙: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原文记载于新浪财经2025.04.15关于:长和港口千亿交易股权细节曝光:巴拿马的两个港口,将由贝莱德控制
原文记载于观察者网2025.04.16关于: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属“严厉警告”,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原文记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03.17关于:2024年香港本地居民总收入同比上升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