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又出了个默克尔,每年访华,关税战特殊时刻,代表欧盟上门

漫步的空影 2025-04-13 02:35:03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正值美国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殊时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这位自2023年起每年如约而至的欧洲政要,进行了第三次访华。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这样的频率,让人联想到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中国节奏”,在任16年就访华12次,但是,桑切斯这次访华不仅仅代表了西班牙,而是代表了整个欧盟。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

那么,桑切斯访华为何会代表欧盟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重身份的桑切斯

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西班牙首相访华是不需要得到欧盟同意的,但这次桑切斯访华不仅携带着地中海文明的善意,更背负着欧盟寻求战略平衡的时代命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在这次访华前,桑切斯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会谈,据知情人士透露,会谈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在中美博弈中为欧洲争取更大空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显然,特朗普政府挥舞的20%关税大棒,已经将欧盟推向了二战以来最严峻的经贸抉择,西班牙商会数据显示,仅汽车零部件出口萎缩就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0.7%,而德国车企的减产连锁反应更让马德里夜不能寐。

特朗普

这种切肤之痛迫使欧盟放下矜持,冯德莱恩在关税生效前48小时致电北京,罕见承认“中欧稳定关系至关重要”,其低姿态通话记录被外媒戏称为“白皮书式投降书”。

欧盟旗帜和中国国旗

布鲁塞尔的焦虑在资本市场显露无遗,就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25%关税的次日,米兰证交所新能源板块暴跌7.8%,而宁德时代在西班牙的电池工厂却涌入3亿欧元追加投资。

宁德时代工厂

这种“边筑墙边拆墙”的荒诞剧,暴露出欧洲产业界的集体分裂:政客在斯特拉斯堡高喊“去风险”,企业家却在浦东机场排队签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桑切斯此行并不是简单的国事访问,携团抵京的他,实则是欧盟内部“亲华派”与“疑华派”博弈的产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2024年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表决中,西班牙以弃权票巧妙周旋,既保全法德颜面,又为中国火腿准入谈判留足余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回报,中国企业在西班牙进行了更多的投资,与他们进行技术合作,例如,奇瑞与西班牙EBRO-EV合资的智能工厂里,中国工程师给机械臂植入算法,让生产线既能满足欧盟碳排放审计,又可兼容亚洲市场定制需求。

奇瑞与西班牙合资汽车

这种“技术混血”模式,恰似安达卢西亚果园里嫁接的中国抗旱葡萄藤,在关税风暴中孕育出新物种。

葡萄

同时,欧盟对华政策的撕裂感,在冯德莱恩的行程表上显露无遗,这位曾主张“对华强硬”的委员会主席,如今不得不接受七月赴京参加峰会的安排,即便这意味着打破领导人轮换惯例。

冯德莱恩

德国汽车工会的抗议信与法国核电站的铀矿订单同时在办公桌堆积,迫使她将“价值观外交”手册悄悄锁进抽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欧互动的戏剧性转折,在慕尼黑工学院的实验室里发生,当美国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中德科学家却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开发出光子芯片的联合专利。

光子芯片

这种“技术游击战”模式,使得柏林墙倒塌三十年后,欧洲再次站到历史十字路口:是继续充当美国技术附庸,还是与中国共筑多极科技生态?

柏林墙拆除

欧盟内部悄然涌动的变革力量,这一点在能源转型领域显得尤为显著,中国三峡集团在西班牙建设的零碳氢能产业园,既满足欧盟REPowerEU计划的绿氢指标,又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碳积分交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规则融合”实验,正在改写华盛顿主导的全球贸易叙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西班牙愿意成为中欧关系的桥梁,在文明互鉴中创造新的历史,这种历史使命感,贯穿于西班牙的外交政策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欧洲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摇摆时,西班牙选择了“第三条道路”,这种选择,不仅基于经济利益,更是对文明多样性的坚守,这场始于关税战的危机,终将在文明对话中找到升华的阶梯。

西班牙国旗和中国国旗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环球网2025.04.09关于:三年内第三次访问中国,关税背景下“有特殊意义”,西班牙首相访华“寻找新机遇”

原文记载于观察者网2025.04.09关于:对抗特朗普关税,西班牙欲为欧盟与中国搭桥

原文记载于欧盟中国商会CCCEU2025.04.09关于:重磅|冯德莱恩表示欧中峰会将于7月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漫步的空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