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辅佐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为何在临终前警告苻坚不要攻打东晋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04-15 11:35:15

其实王猛在临死前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

《晋书 卷一百一十四 载记第十四》: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

王猛病危,苻坚亲自上门探望病情,并且询问后事。

王猛说:晋朝虽然地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王猛之所以不让苻坚攻打东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晋朝是华夏正统,缺少出兵名义。

中国历史上发动战争的一方,历来会给自己编造一个正义的理由,哪怕是发动叛乱都是如此,为的就是赢得民心,获取战争的胜利。

东晋与五胡十六国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同时打着项燕和扶苏的旗号,既拉拢秦人,又拉拢楚人,比如吴楚七国之乱,明明是发动叛乱,还打出一个“清君侧”的旗号。

前秦攻打东晋要打什么旗号?

统一战争?诛灭无道东晋?怎么也说不通。

东晋是王猛口中的华夏正统,自从西晋被匈奴汉赵政权灭亡之后,晋朝宗室、门阀士族携带百姓衣冠南渡,在江南建立了政权。

东晋虽偏安江南,但从未放弃北伐,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温北伐,都未能取胜,东晋北伐的旗号是“统一中原、恢复华夏”。

自五胡乱华以来,晋室丢掉中原,中原地区还有大量的汉人百姓生活,这些人从骨子里更信任东晋,而不是前秦。

《晋书 桓温传》:温进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固,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打到关中的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前秦苻健率领六千士兵固守长安城,附近郡县纷纷投降桓温,关中百姓牵着牛、担着酒沿路迎新东晋军队,许多老人更是失声痛器:没想过今天还能再次见到官军!

胡汉杂居

这是汉人百姓的朴素情感,非我族内,其心必先的观念深入人心,汉族百姓在内心深处更期待东晋的统治。

前秦政权内部生活着大量的汉人,其统治阶层还有不少汉人,王猛也是汉人,他说东晋是华夏正统,实际担心的就是前秦与东晋一旦开战,其境内的百姓究竟会支持谁?

王猛不方便明说这个事,他自己都是汉人,只能以东晋是华夏正统来劝谏苻坚。

前秦是氐人政权,虽然苻坚有一定的开明,但前秦政权无论是朝廷之上,还是地方官吏,均以氐人贵族为主,汉族及其他民族只是辅佐,而且人数很少。

《晋书 载记 第十三章》:洛既平,坚以关东地广人殷,思所以镇静之,引其群臣于东堂议曰:“凡我族类,支胤弥繁,今欲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十五万户于诸方要镇,不忘旧德,为磐石之宗,于诸君之意如何?

378年,苻坚平定在洛阳造反的北海公苻重后,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的氐族人中分出十五万户,由各宗室统领分布于全国各方镇,就像古时候分封诸侯一样。

这明显就是苻坚不信任外族人,用自己同族的氐人去镇守重要的地方,以维护统治。

对于前秦政权统治下的汉人,实行的是民族分治政策,汉人百姓地位很低,即使是统治阶层中的汉人,也时时受到氐人的污辱和防备。

《资治通鉴 卷一百》: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特进、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关中,谓猛曰:"吾辈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

哪怕是像王猛这么高地位的汉人,依然受到氐人的污辱。

王猛

氐族豪帅出身的姑臧侯樊世,仗着自己有功,当众侮辱王猛说:我们曾与先帝共兴大业,却不得参与机密。你没有汗马之劳,凭什么专管大事?这不是我们种庄稼而你白拣粮食吗!

王猛回道:不光是你种我收,还要让你做好饭端给我吃呢!

樊世威胁道:姓王的,迟早必叫你头悬长安城门,否则我不活在人世!

虽然最终苻坚杀了樊世,但像王猛这么高地位的汉人都受到侮辱,那些比王猛地位低的官吏及普通百姓呢?岂不是随便被氐人侮辱。

王猛率领10位将军6万军队攻打前燕,最终在战场上打败前燕30万军队,但是,在王猛获取之后,苻坚亲率10万精锐前来会师,说的是会师,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防备。

当年司马昭南征蜀汉时,邓艾偷渡阴平,蜀汉投降,不久钟会阴谋叛乱,在完全叛乱之前,司马昭给钟会写了一封信,内容是:现在派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进入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

这不就是监视与防备。

王猛都击灭前燕了,苻坚又带10万人来会师,与司马昭当年不是一样的目的吗?

王猛这样倍受信任的汉人,都会受到防备,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苻坚

当苻坚想要攻打东晋之时,很多人都来劝阻,包括苻坚的太子和弟弟苻融。

《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六》:太子宏曰:今岁在吴分,又晋君无罪,若大举不捷,恐威名外挫,财力内竭,此群下所以疑也!

苻坚的太子苻宏说:如今木星在吴地的分野,再加上晋朝国君没有罪恶,如果大举进攻而不能取胜,在外威风名声受挫,在内资财力量耗尽,这就是导致群臣们产生疑问的原因!

此外,在氐人心目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东晋是正统。

《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六》:坚锐意欲取江东,寝不能旦。阳平公融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且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

苻坚的弟弟苻融说:知道满足就不会感到耻辱,知道停止就不会出现危险。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灭亡的。况且我们的国家本来就属戎狄之人,天下的正宗嫡传大概不会归于像我们这样的外族人。长江以南虽然衰微软弱,残喘生存,但他们是中华的正统,天意一定不会灭绝他们。

苻坚承认自己所在的氐族是戎狄之人,并且承认东晋是中华的正统,还说天意不会灭绝东晋。

苻宏、苻融所说的话,其实也是王猛想说的,只是王猛是汉人,他不方便说,这说明苻坚的统治集团内部都认为东晋是正统,如果前秦攻打东晋,没有合适的介入点,是很难成功的。

淝水之战

可以说前秦内部大多数人反对攻打东晋,只有少数人同意,而此时的苻坚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甚至还说出了投鞭断流的典故,他平定北方显得太过顺利,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这也是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晋朝内部暂时并无纷争。

虽然东晋内部矛盾重重,但在淝水之战前,东晋君臣表现出同心协力维护帝室的态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也是东晋难得的稳定期。

《晋书 谢安传》: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桓温去世后,谢安执政,桓温的弟弟桓冲则接了桓温的班,谢安在内执政,桓冲在外镇守,谢安与桓冲相处较好,两人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东晋的统治。

谢安想让外戚王蕴出镇徐州,让桓冲卸任徐州刺史,桓氏族人不同意,桓冲为缓合矛盾,就同意了,心甘情愿让出这个最重要的职务。

之后谢安让桓冲都督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尽管他们两大家族也有矛盾,但基本上能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

《晋书》称赞谢安广行德政,文武百官同心同德,不计小过失,专心国事,恩威流传广远,并把谢安比作王导,王导当年的最大贡献是:安置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间矛盾。

谢安

正因为东晋内部的谢桓两大家族处于基本和解的状态,内部矛盾得以缓和,这也是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原因之一,也是王猛口中的说的“亲仁善邻”。

三、鲜卑、西羌是前秦的仇敌。

王猛去世时,前秦已经征服了鲜卑人和西羌人,那王猛为什么要说鲜卑、西羌是前秦的仇敌?

其实王猛是想让苻坚防备两个人,一个是慕容垂,另一个就是姚苌。

前秦是氐人为主,汉人及其他民族为辅的政权,以人数来说,氐人的数量肯定少于汉人,甚至可能少于鲜卑人,与羌人差不多。

王猛率军与前燕开战时,军队数量远远小于前燕,王猛6万人,前燕有30万人,这从侧面说明氐人数量不如鲜卑人多。

前秦是靠军事征服各个民族,其境内生活着很多民族,有匈奴、羌、鲜卑、氐、汉人,前秦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

前秦对其他民族的统治基本上是:拉拢、分化、羁縻、打击。

365年,匈奴右贤王曹毂与左贤王刘卫辰举兵反叛前秦,被前秦击败,曹毂被迫投降,其部众六千余户被强行迁移到长安居住,曹毂去世,其部众又被苻坚一分为二,让曹毂的两个儿子统领,匈奴实力进一步被分裂,这是前秦对待匈奴的手段。

慕容垂

前秦灭亡前燕后,苻坚将前燕皇族慕容暐、慕容评及燕后妃、王公、百官等鲜卑四万余户迁移到长安居住,封慕容暐为新兴侯,慕容评为给事中,淝水之战后,慕容暐在关中起兵反叛,失败被杀,城中鲜卑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这是前秦对待鲜卑人的手段。

对于其他民族,也是大量迁移。

《晋书 载记 第十三章》: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处乌丸杂类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徙陈留、东阿万户以实青州。

分封其他民族首领为前秦高官,然后强行迁移其他民族的百姓,这种手段其实就是拉拢、分化、羁縻、打击的政治手段,更有监视的意味。

这些被分离的族人,离开了原本世代生活的地区,在一块新的土地上生存,他们能适应吗?这本身就是一种强迫,只要是强迫就会有矛盾。

前秦内部其实是矛盾重重,尤其是民族矛盾,这种被迁移的民族,清一色是前秦征服的民族,既然是征服,少不了战争中的屠杀,他们与前秦都有血海深仇的。

前秦的民族政策无法融合这些外族,不像汉族,能够用强大的文化同化外族,前秦实行的是民族分治和压迫政策,不可能同化外族。

只是由于前秦军事力量强大,这些被征服民族不敢轻举妄动,但一旦有风吹草动,前秦陷入困境之时,这些被征服的民族第一个起兵反对前秦。

淝水之战结束的第二年,慕容垂拉拢鲜卑人,叛秦复燕,建立后燕政权,两年后称帝。

姚苌

慕容垂背叛前秦不久,羌人姚苌有样学样,背叛前秦,建立后秦政权,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并在战争中俘虏了苻坚,威逼苻坚禅让于他,苻坚不同意,姚苌于是缢杀苻坚。

在此之前,前秦依靠强大的军事手段,尚能压制内部各个民族,矛盾尚不能显现,淝水之战一失败,前秦就四分五裂,迅速败亡,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就连苻坚都被俘杀。

王猛之所以提到鲜卑与西羌是前秦的敌人,很可能是他发现慕容垂与姚苌有野心,或者他察觉到慕容垂与姚苌可能会在前秦遇到困境时发生叛乱,但苻坚显然没有明白王猛的意见。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