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山东

晓丝看你好 2024-10-29 02:58:10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两度在山东担任地方官,九百五十年前,即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中旬,正值39岁到41岁“不惑之年”的苏轼,他从杭州通判的职位上卸任,以“朝奉郎、尚书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身份主政密州,时密州领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五县,治所诸城。

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地 。诸城山川,毓秀钟灵;千峰竞秀,万木争荣。潍河水澹澹兮纵贯南北,齐长城绵绵兮横亘西东。马耳穿云,观云而知阴晴。高峰障日,日隐而见月升。

1085年,苏轼于10月15日刚刚从湖北黄冈调往山东登州,上任才五天时间,又于10月20日接到朝廷的任命,让他回京担任礼部郎中。这就是所谓的“五日太守”。其实,苏轼是11月上旬才离开登州的,在登州的逗留时间接近20天。

苏辙与苏轼是兄弟关系,苏轼曾在山东的密州任职,而苏辙在济南任职,宋神宗熙宁六年夏,时年35岁的苏辙由陈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学官改任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掌书记。此后,一直至熙宁九年十月任满离济,苏辙谪居济南三年多。兄弟两人虽然相近但未能见面。这段时期,苏轼在密州面对旱灾、蝗灾和盗匪的问题,尽职尽责地处理事务。苏辙在济南期间,也对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描绘,显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到济南后不久所作的《送排保甲陈祐甫》一诗中,他还写道:“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0 阅读:0

晓丝看你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