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做的,特朗普将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特朗普执掌白宫至今,时间不过半个多月,这位不按常理出招的白宫之主,就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不可思议。
对外,特朗普选择了分别在经济、外交与军事领域出招。
经济上,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去迫使盟友与别国对美国妥协。
军事上,美国在索马里与叙利亚发起了“斩首”行动,目标包括了“基地”组织与极端组织IS的高级头目。
外交上,特朗普想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去开疆扩土,包括接管加沙、控制巴拿马运河还有吞并加拿大与格陵兰岛。
对内,特朗普选择了“精兵简政”,包括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大规模缩减FBI与CIA人员、调查美国防部的支出、报复拜登与蓬佩奥……
对特朗普而言,局势可以说是既有欢喜也有忧愁。欢喜的是,在心腹爱将的支持下,特朗普的内政外交策略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忧愁的是,站出来对美国说“不”的国家也不少,在美国内部,特朗普更是遭到了联手逼宫。对“特朗普新政”倍感不满的民主党人与美国民众,恨不得让特朗普立即下台。
为了维护美国利益,特朗普分别对日本、印度、乌克兰、欧盟与伊朗发出了最后通牒。就目前看,特朗普的“胡萝卜加大棒”战术,确实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少有5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伊朗给美国吃下了“定心丸”。特朗普表示,美国有权阻止伊朗向别国出口石油,美国要努力说服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努力。
不到48小时,伊朗总统就表示,伊朗不寻求拥有核武器。
伊朗总统认为,战争不符合伊朗的利益,要核查伊朗是否在发展核武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特朗普准备“极限施压伊朗”的情况下,伊朗总统似乎并不担忧。相比之下,哈梅内伊的态度更加强硬。
哈梅内伊在表示,与美国的谈判既不明智,也毫无尊严。在哈梅内伊看来,伊朗不应该与背信弃义的白宫谈判。
换句话说,在特朗普提出愿意与伊朗对话、同时威胁要极限施压伊朗的情况下,伊朗总统与哈梅内伊给出了略有差别的表态。伊朗总统想要告诉特朗普,伊朗不寻求拥有核武器。哈梅内伊想告诉伊朗上下一件事:与美国没什么好谈判的。
现在的伊朗,正在一边举行大规模军演,一边避免与美国还有以色列起冲突,但主动权掌握在美国的手上。
第二件事,泽连斯基给特朗普送上了三份“大礼”。特朗普表示,他将在下周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
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将在下周启动有吸引力的招募合同,以让更多18至24岁的年轻人加入乌军。
此前,美国曾劝说基辅降低乌克兰的征兵年龄,这有利于乌克兰在前线站稳脚跟。
泽连斯基在此时让步,显然有给特朗普递交投名状的意味。如果特朗普承诺继续军援基辅,泽连斯基没准会答应美国的要求。
泽连斯基还在2月7日拿出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分布图。泽连斯基认为,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帮助最多,因此,美国得到的也应该最多。
泽连斯基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如果美国答应继续军援基辅,那么乌克兰就可以用稀土矿交换美国生产的武器。
基辅还为美国准备了第三份“厚礼”,那就是提出购买美国天然气。乌克兰认为,乌克兰与美国可以在很多领域合作,比如让乌克兰从美国购买天然气。
果不其然,在基辅接连讨好美国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在美国暂停几乎所有对外援助的情况下,特朗普不但没有停止军援基辅,还有意与泽连斯基讨论与“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经济与军事援助”有关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是泽连斯基想看到的结果。
第三件事,日本对美国做出让步。在白宫,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会晤。两国表示,日本将持续加大对美国的投资,两国将在能源与军事领域深化合作。
特朗普答应了石破茂的邀请,承诺在不久后访问日本。
根据特朗普的表态,日本将大规模进口美国天然气,且日本制铁公司还会放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日本还会增加国防支出。
要知道,因为拜登反对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这件事,日本曾起诉拜登。特朗普刚入主白宫,日本就对美国妥协了,确实非常出人意料。
在石破茂访问美国之前,白宫就敲打了日本,从结果来看,特朗普似乎得逞了。
石破茂对特朗普的让步,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日本民众认为,石破茂对美国出让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甚至还有日本民众谴责石破茂称,石破茂成为了“日本之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要美军还没有离开日本,日本就要受到美国的掣肘。岸田文雄要对拜登妥协,石破茂要对特朗普让步,这似乎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不确定的是,曾表示期待访华的石破茂,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第四件事,表里不一?欧盟还是认怂了。谁也没想到,才刚强硬喊话美国的欧盟,就表示愿意将美国汽车进口税从10%降至2.5%。
此前,法德欧盟都释放了类似的信号,那就是“如果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欧盟就要坚决反击美国”。欧盟认为,欧盟不能对美国认怂。
欧盟转变态度的时间,恰好在美国发出最后通牒的关键时刻。特朗普威胁要对欧盟加征关税,还强调下周要对多国宣布“对等关税”,这让欧盟有些坐立不安。
当然,适当让步不意味着欧盟会一直忍让。
欧盟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让美欧保持友好往来,即所谓的以退为进。
白宫何去何从,将对美欧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件事,印度也低头了。印度在2月7日表示,莫迪将访问美国,时间在2月12日至13日。印度透露,这是特朗普邀请莫迪访问美国的结果。
此前,美国众议院曾发出最后通牒,称美国将制裁那些不接收非法移民的国家。很快,印度就表示,愿意积极接收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美国务卿鲁比奥要求印度配合美国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与印度承诺接收从印度前往美国的非法移民的时间,恰好在同一天。
当时,鲁比奥正在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能预料的是,莫迪与特朗普会就很多问题展开讨论,美印能否达成一致,将对亚洲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推行“美国优先”,这一次,特朗普肯定不会对盟友与别国手下留情,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能如愿以偿。美国要迎接的真正挑战,没准还在后头,不妨耐心等待后续观察。
世事如棋局。无论美国怎样出招,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及认真解决自身的短板与不足,以更从容不迫的姿态应对各类挑战。
美国到处都加关税,那去那里买东西了,不抵抗就谁都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