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签美国起草的稀土矿产提供方案,等于放了特朗普的“鸽子”,此事最尴尬的莫过于美方了,怎么回应呢?
大张旗鼓反对,放大了美国的“小伎俩”,得不偿失,装聋作哑不出声,也不是个事。
据美联社16日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赖恩·休斯当天虽然没有明确提及该方案,但他表示,乌克兰总统“对特朗普政府向乌提供的绝佳机遇缺乏远见”。
白宫的这一回应既充满了算计,又狠狠敲打了这位乌克兰总统。
在美国人看来这一“绝佳机遇”是什么呢?
休斯称,矿产交易能让美国纳税人“收回”送往基辅的资金,同时推动乌克兰经济发展,显然,从表面上看,这一互利互惠,一举多得,算一个绝佳机遇。
但是此言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美国支援乌,送钱送武装,即便不谈政治博弈的收益,单从经济这个角度,其刺激了国内的军火商,带动了就业,钱只不过从国会拨出,有回流到美国而已,美国并没有吃亏,对于特朗普所称的援助乌克兰的3000亿美元,泽连斯基曾称,只拿到760亿美元,其他的根本就没见到。
至于说推动乌克兰经济发展,更是讽刺,满目疮痍后的乌克兰除了还剩一点矿产资源,还有什么呢?如今通过一边倒的协议,再被美方忽悠走,乌克兰的百姓可就喝西北风了。
当然,在美国人看来,这一笔交易之所以为“绝佳”,还存在这样的原因,休斯说,白宫认为“乌克兰与美国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将是抵御未来侵略的最佳保障,也是实现持久和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美国甚至还抛出了美国可以派遣军队去乌克兰保卫这些矿产。
这就是说,如果这一协议落实,美乌深度绑定,乌克兰就实现了和平保证,从安全这个角度讲,的确是泽连斯基求之不得的“绝佳机遇”,那这位乌克兰总统为何缺乏远见呢?
美国人说得动听,现实中特朗普可不是这么做的,美俄元首在2月12日首次对话,绕开了乌克兰,就让泽连斯基感到被抛弃的寒意。
2月18日,美俄双方重量级高官都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谈判,并为随后的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做准备,这一切又绕开乌克兰,再次让泽连斯基感到被抛弃的风险。
对此,17日,泽连斯基对即将举行的美俄会晤表达了不满,称如果乌克兰不参与,沙特会谈“不会取得成果”,并称不会承认任何谈判方达成的协议。
特朗普虽然亲口称乌克兰会参与谈判,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来看,那得先等美俄谈判好,利益分割好,再让乌克兰参与进去,说白了等于让泽连斯基签字,接受谈判的结果而已。
在这一种情况下,泽连斯基自然不愿签署这一矿产协议,这一矿产资源得“待价而沽”,没得到安全保障,泽连斯基绝对不会放掉这个筹码,从这个角度看,这位乌克兰总统不签,正是具备远见的结果。
另据俄罗斯卫星社2月18日报道,乌克兰无人机17日袭击了克鲁泡特金石油泵站,该泵站主要经哈萨克斯坦泵送美国和欧洲公司的石油,这一事件表明泽连斯基对当前美俄接触极其不满,袭击美属石油设施,也是在“敲打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