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年的高考录取,有点像雾里看花,越看越看不懂了。
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学今年都成了冷门专业,这个以前看起来又接地气又热门的专业一下子就崩塌了,真的很神奇;还有,很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都没有招满,只能进行征求志愿。
还有不少名校也有缺额,比如山西公布了第一批征求志愿的学校和专业,不少名校赫然在列,像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等,而且基本上是新闻类、小语种、管理类专业没有招满。
在这种情况下,各批次捡漏的学生真是层出不穷,普通批次和征集志愿批次中都有不少。
福建一物理组学生高考626分,省排名5400多位, 被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录取,这个专业是王牌中的王牌,热门中的热门,而去年在福建只招到了2000多位,这学生属实捡漏了。河南一女生省排名9000多位,也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录取了,真的很神奇。
究其原因,有人说可能是张雪峰力推法学,很多高分学生不敢填报,于是就给了这些学生捡漏的机会。
延边大学的捡漏真是一绝。延边大学是“211”大学,2022年在河北历史组的最低投档线为574分,对应位次为5782名,而今年投档线为454分,直线下降了120分,位次也到了54203位,退后了4万多位,真的是不可思议。更让人诧异的是,这个投档线只有454分的专业是朝鲜语,是延边大学的王牌专业,学生恐怕要哭着感谢张雪峰了。
因为张雪峰曾从就业的角度,建议有的考生不要报考小语种。今年很多学校小语种招生出现断档或者没招满的情况,其中不乏名校,这样是不是可以说,目前专业为王的趋势已经明朗,以前“重学校、轻专业”的铁律已经完全被打破了?
四川一学生征集志愿捡漏成功。这位考生报考了辽宁大学,本来以为挺稳的,却意外遭遇了辽大分数线暴涨而被退档,结果在征集志愿之后反手就被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分校的传播学专业录取了。
她很高兴,像捡到了宝一样,虽然学费一年要4万左右,但她觉得很划算,毕竟可以读“985”了,毕业证拿的也和本校没区别,还能“留学”,她认为很幸运了。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过捡漏的专业一般是今年比较冷门的专业,相反,一些理工类院校的分数线大涨,导致很多学生被退档、滑档。
比如,不少高校在河南文科的投档线涨了几十分,位次前移一万多名,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等都是。
有人说,今年的汉语言、计算机、口腔医学等专业大热,小语种、土木、新闻学等专业遇冷,部分学校投档线大幅涨跌,这些都与张雪峰有关,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人们对专业的认识,他救了很多学生。
但学位是有限的,如果高校没有明显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那么,每个专业该是多少人上还是多少人上。
热门专业名额也没有增加,只是分数线变高了,大家竞争更加激烈了;冷门专业招生计划没有减少,分低的依旧调剂去了天坑专业。
但今年似乎还是和以前不一样了。更多的考生宁可去差一点的学校,也要保住自己的专业;更多的学生为了去好点的学校,宁愿选择读“天坑”专业。
总的来说,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通过张雪峰提前知道了现实情况,然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了。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又确实改变了一些人。
但不管怎样,考生填报志愿不能一股脑儿全听他人的,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要知道什么专业突然人多都不会好就业,而强行让自己读特别不擅长的热门专业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大家觉得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