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儒家二圣,即为孔孟。
然而,殊不知,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和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孟子,他们的缘分其实早在春秋时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却是一段“孽缘”。
准确来说,孟子的祖宗也曾经在孔子名下求学,但很遗憾的是,这个学生却选择了背刺孔子,成为让孔子如丧家之犬一样逃出鲁国的元凶之一。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儒家与孟子的渊源
孟子的祖上是儒家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孟孙家族长期在鲁国执掌大权,并和儒家渊源颇深。
渊源有多深呢?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多次在孟孙氏的带领下对外作战,并和孟孙氏的家臣秦堇父交情颇深。
后来,秦堇父的儿子秦丕兹还拜在了孔子门下,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按理来说,由于孔子的父亲在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再加上孔子只能算是庶出,并没能够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孔子理应是不会和孟孙氏产生多少交集的。
然而,历史总是有无数的巧合。
鲁昭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535年,孟孙氏的掌门人孟僖子陪同鲁昭公前去楚国拜见楚王。
然后尴尬的事情就来了。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各个诸侯中周礼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国家。
可是作为鲁国的卿,陪伴国君出访的孟僖子,却在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不知礼数的楚国,因为礼仪问题闹了不少洋相,让鲁国成为诸侯中的笑话。
孟僖子对此深以为耻,于是在返回鲁国后就四处拜师学习各种礼仪,防止自己再出丑。
孔子对他的这一行为颇为赞赏,称赞他是“能补过者”。
与此同时,19岁的孔子,也在鲁国国君的安排下迎娶了宋国丌官氏之女,并于次年正式迈入鲁国政坛。
需要注意的是,和那些眼高手低,饱食终日空谈诗书的后世儒生不同。
孔子由于早年生活比较贫苦,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能,在当官之后,无论是管理仓库还是搞畜牧业,都很有一手。
当然了,孔子最突出的成就还是搞学问。
在30岁时,孔子就已经是鲁国有名的学者,属于那种能够陪在国君身边会见齐景公和晏婴,并和他们商谈问题的高等知识分子了。
而伴随着孔子的崛起,孟僖子对于这个和自己家族颇有渊源,又极富学问,明周礼的后辈,也很是看重。
有多看重呢?
公元前524年,孟僖子临终前吩咐了,让两个儿子去拜孔子为师。
其中一个儿子南宫敬叔,还作为孔子的弟子前去洛阳拜访了老子。
也正是因为和孟孙氏有这么一段渊源,所以后来孔子这个原本处于鲁国政坛的边缘人物,才拥有了一次改变鲁国命运的机会。
可惜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孔子堕三都
春秋是一个下克上的时代,强大的诸侯们可以公然挑衅天子,
而诸侯手下的卿士们也可以废立、驱逐,甚至杀死国君。
比如说前文中提到的鲁昭公,就是被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三家卿族联手驱逐的。
可是卿族们也面对着被自己家臣取代的威胁。
当时的鲁国就是如此,其中最有名的就莫过于季孙氏的家臣阳虎了,阳虎那可是一度成为鲁国实际控制者的权臣。
同样,这种场景也是令孔子无法忍受的陪臣执国命。
而在平定阳虎之乱中,孔子就靠着自己的号召力和弟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除了阳虎以外,当时的季孙家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家臣,费邑宰公山弗扰。
公山弗扰占据着原本属于季氏家族的坚城费邑,成为实际上的割据政权,脱离了鲁国朝堂的控制。
而除了季孙以外,其他两家中,除了孟孙家之外的叔孙家,也存在着家臣坐大的现象。
孔子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于公元前497年以鲁国大司寇的身份发起了他人生中最波澜壮阔,同样也是唯一一次真正能够改变鲁国命运的堕三都行动。
目的就是集合国君以及卿士们的力量,削弱地方上这些不听话的陪臣,并在这个过程中,将那些违规搭建的卿士坚城们一一摧毁,以加强君主的权威。
这中间的过程是相当惊险的。
公山弗扰眼见鲁国朝堂打算拿自己开刀,于是先下手为强,率军攻入了鲁国国都曲阜。
鲁定公和季桓子、孟懿子,叔孙武叔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他攻破了都城,只得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据险而守。
还好孔子的反应也是相当迅速,得知都城被偷了后立刻派出申句须、乐颀率军回援,并成功击败了公山弗扰。
随后,趁着得胜之威,孔子又率军摧毁了叔孙家的郈邑。
此时,挡在孔子面前的就只剩下了孟孙的郕邑。
不过,孟懿子因为对自己的领地控制还算稳定,所以并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师拆了自己的老家。
于是乎,联合另两家支持郕邑宰公敛处父,对抗鲁定公和孔子的军队,并通过种种手段迫使鲁定公罢免了孔子。
没办法,三桓控制鲁国的政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孔子又没有大破大立,直接把三桓连根拔除的勇气,自然只能以失败告终。
不久后,孔子好不容易拆除的费、郈也都重新被季孙和叔孙氏建立了起来,而孔子就这样在自己徒弟的算计下,以失败者的身份,失落地离开了鲁国。
三、孔子到底败给了谁?
以孔子的智商,估计应该也在事后明白了,到底是谁在最后关头背刺了自己?
可是从史书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孔子因此而对孟孙氏有太过明显的不满。
或者是因为孔子觉得事已至此,撕破脸也没什么好处,又或者只是因为孔子对鲁国的贵族都绝望了。
客观来说,阳虎这位在孔子眼中,是罪大恶极的周礼破坏者,单论能力和对鲁国的贡献可比三桓强太多了。
阳虎背靠晋国,多次击败了齐国,有力地保证了鲁国的国家安全,并且也大肆提拔那些出身卑微的士人,其中,阳虎也多次对孔子伸出过橄榄枝。
如果单论能力的话,阳虎执掌鲁国朝政,其实应该要比三桓强上很多?
可问题是,他只是个陪臣,在讲究尊卑等级秩序的周礼之下,他是不配有资格执掌朝政的!
所以哪怕他对孔子非常重视,多次亲自登门拜访,却始终不被孔子接纳。
然而,讽刺的是,当一心维护着周礼制度,维护着那些血统贵族的孔子,在想方设法地维持他们的统治秩序时。
那些被孔子维护的贵族们,却将孔子当成了新的威胁。
因为孔子希望君臣各安本位,而这些对于早就已经架空了鲁侯的三桓而言,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孔子想要恢复鲁国国君的权威,就必须对三桓动手,可是如果对三桓动手,那么孔子就会和阳虎一样,变成他最讨厌的陪臣执国命。
最终,孔子之所以会选择离开鲁国,那么后来回到鲁国,也只专心搞学问,应该就是如此吧。
周礼在鲁国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bug,而很遗憾孔子没有那个修复bug的能力。
至于儒家和孟孙氏的关系,倒是一直不错,
《论语·子张》中,孔子另一位徒弟曾参对孟庄子的评论:
”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结语
孔子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但很遗憾的是,有些事情不是靠所谓的教育就能够实现的,更何况孔子的教育出发点,本身就是周礼的维护者,又如何能去限制住周礼的既得利益者呢?
不破不立,当一项制度已经被既得利益者都抛弃时,重整秩序的办法只有大破大立。很遗憾,孔子没有这个魄力。
本文信息来源
【1】《史记·孔子世家》
【2】封面新闻,2018-05-30,“都说孔孟是一家,没想到孔子跟孟子的祖宗还结过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