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读的10篇文言文。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5-01-04 09:04:35
第一篇《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欣赏: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北宋仁宗朝时,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士大夫为此发动了“庆历新政”改革以稳定社会和维护国家安全。“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岳阳楼记》其实就是写于范仲淹被贬之地的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据说是好友滕子京托人送给他一幅洞庭山水的画作后,范仲淹有感而作——范仲淹本人甚至从未到过岳阳。但这并不妨碍《岳阳楼记》依然是一篇文采翩翩,意境高远的雄文。

范仲淹运用恢弘的辞藻、丰富的意象,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现出对洞庭山水的独特领悟和情感表达。不仅如此,范仲淹更是以巴陵洞庭朝晖夕阴的奇景为喻,探讨了政治、做官与人生的深刻哲理,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国理念。

朱熹称赞他说:“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王安石认为他:“一世之师,名节无疵。”

苏轼概括他的一生说:“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气节被传颂千古。它们不仅是范仲淹毕生的价值追求,更成为了此后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精神坐标。

第二篇《滕王阁序》【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26岁的王勃南下探亲,途径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即席创作了这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当时滕王阁刚刚重修完毕,阎都督为了庆祝,邀请了众多文人墨客,王勃也在其中。

《滕王阁序》作为中国古代骈文的代表作,以其辞藻华美、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而著称于世。它不仅展示了王勃的惊世才情,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欣赏:

王勃,初唐时期的天才诗人,他一生只活了二十七岁,却写下了无数令人惊艳优美名篇,他的一首《滕王阁序》,被称为千古美文,里面一些经典的句子,更是深入人心,例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都出自于这篇文章。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初唐时期的这四位诗人,他们每个人都才华横溢。当然这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王勃,除了他的《滕王阁序》美得令人惊艳之外,他的诗歌也是别具一格。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是一首千古名篇,句句经典,其中有两句诗一样脍炙人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被后世很多诗人引用,并且描写得极为深情。

《滕王阁序》里王勃那些落笔封神的句子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8、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第三篇《醉翁亭记》节选(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欣赏: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政治失意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词自然,词风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流世。

第四篇:《琵琶行》节选白居易〔唐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创作背景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赏析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第五篇:赤壁赋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欣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每当读到《赤壁赋》中的这些句子,心就仿佛被一只温柔而有力的手攥住,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那千年前的赤壁之下。

想当年,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与悠然,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驻,世间的纷扰皆化为乌有。

可转眼间,客因想到人生短暂、宇宙无穷而吹奏出呜呜然的洞箫声,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这箫声里,是对生命易逝的喟叹,是对天地浩渺的敬畏。

苏轼,他以豁达超脱之姿回应。“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他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变与不变,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洞察,如同一束光照进心底,驱散阴霾。

《赤壁赋》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是苏轼与友人的心灵对话,是对宇宙人生的深度叩问。在这篇赋里,我们看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哪怕历经磨难,依然能在山水之间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人生三境,尽在《赤壁赋》。

你以为《赤壁赋》只是篇古文?其实它暗藏人生三大境界,读懂它瞬间通透!

一、扁舟一叶,任我逍遥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与客泛舟赤壁之下,那时他刚被贬谪,却能在江上潇洒自在。这便是人生第一境,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拥有豁达胸怀,不被眼前的得失所束缚,心向自由,方能在生活的大江大河中,驾驭那一叶扁舟,随心而行。

二、盈虚有数,随遇而安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江水不停流淌,月亮有圆有缺,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人生的第二境,是明白世事无常,不必为一时的兴衰而悲喜过度。学会接受命运的起伏,在顺境中不骄纵,在逆境中不沉沦,以平和之心看待得失荣辱。

三、与道合一,羽化登仙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当我们超脱了物质与世俗的羁绊,精神便能遨游于天地之间。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名利所惑,让心灵与自然、与宇宙之道相融合,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自由。

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以《赤壁赋》为指引,一步步领略这三重境界,活得洒脱,悟得通透。

第六篇:|《洛神赋》三国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欣赏:

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

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诸在这位女子身上。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

《洛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爱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洛神的美丽、高贵和神秘。全篇辞采华美,想象丰富,对洛神的容貌、姿态、神情等进行了精妙绝伦的刻画,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名句流传甚广。

在情感表达上,既充满了对洛神的倾慕与留恋,又蕴含着人神殊途、不能相守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植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它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七篇:《阿房宫赋》杜牧【唐】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杜牧【唐】

———————————————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咏史之作,由杜牧创作于唐朝。这篇诗以震撼人心的笔墨,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浩大场景,展现了秦帝国的繁荣与壮美。虽然时至今日,秦始皇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当现代人阅读《阿房宫赋》时,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历史长河中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带给现代人的第一个感受是历史的沧桑。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壮观与奢华,诗中透露出秦帝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感受到秦汉时代的辉煌。历史长河已经带走了秦始皇与他的帝国,但人们能够通过诗中的描绘,窥见当时那段辉煌壮丽的历史景象,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除了历史的沧桑外,《阿房宫赋》还让现代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诗中表达了杜牧对秦始皇的赞美之情,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远思考。现代人读这首诗时,或许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投射,触发内心深处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无论是古代的王朝还是现代的社会,民族大义、对家国的关切始终是不可替代的情感纽带。

《阿房宫赋》是一部引发现代人思考的古代诗篇,读后让人心潮澎湃。在这篇诗的陪伴下,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情感的共鸣。通过了解古代历史、感受古代诗歌的力量,我们对自身的定位和责任也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我们一同读,《阿房宫赋》诉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坚守与奋斗!

第八篇:《陈情表》西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一作:悯;孑立 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欣赏:

《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上奏给晋武帝的表文。作者先从幼年的不幸遭遇说起,突出祖母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自己从小便与祖母相依为命;如今祖母年事已高,又疾病缠身,需要自己的照顾。然后,叙写虽然愿意奉诏,但祖母的病情日益严重,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既表达了对武帝的忠诚,又流露出对祖母的孝顺。接着,作者由衷感谢武帝的知遇之恩,并表明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皇上对自己恩宠有加,于情于理都应为国效力,这就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作者言明愿望,提出解决忠孝不能两全矛盾的方案,即先奉养祖母,再报答皇上。

《陈情表》感情浓郁深厚、凄恻婉转、真切自然,读后令人无比同情。同时,作者做到了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恰切地表现了自己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此外,句法间用骈散,用词错落多变,也是其特色。因此,这篇既有感人的情义,又有论辩色彩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使晋武帝折服,而且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广为传诵,被誉为中国古代以至诚感人的抒情散文的典范。

人物评价

《晋书·孝友传》将李密列首位,誉之“以孝谨闻”。他以对祖母的孝敬及《陈情表》所展现的至孝之情而被后世传颂.

第九篇:《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老党已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遗诏,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遗诏,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来表达诸葛亮的忠诚与尽力,意思是他将尽心尽力地服务国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该成语也反映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无私精神,成为了忠诚、奉献的象征。

《出师表》乃诸葛亮于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全文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尽显诸葛孔明的耿耿忠心与非凡智慧。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回顾了自己与先主刘备的过往经历,讲述了在先主三顾茅庐之后,自己决心出山,辅佐先主兴复汉室的历程。他追忆了先主创业之艰难,以及自己为蜀汉政权所付出的努力,由此强调北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诸葛亮还向后主举荐了诸多贤才良将,希望后主能广开言路,善用人才,以保蜀汉之兴旺。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后主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一片赤诚。同时,他也表明了自己北伐的坚定决心,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也绝不退缩。

《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座忠诚与智慧的丰碑。它展现了诸葛亮对蜀汉的无私奉献和鞠躬尽瘁,其拳拳报国之心令人动容。这篇表文穿越千年时光,依然散发着璀璨光芒,让后人感受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以及诸葛亮伟大的人格魅力。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不断激励着后人忠诚于事、不懈奋斗、追求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同品味《出师表》,领略其中蕴含的无尽智慧与力量。

第十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欣赏: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早年求学的艰苦经历,以此勉励年轻人珍惜读书机会,专心治学。

作者年幼时就热爱学习,但是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得到书籍来阅读。于是他只能向藏书的人家借书,然后亲自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归还。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汁都结成了冰,手指也冻得无法弯曲,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抄书学习。后来,作者成年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但是因为没有老师和名人可以交流,他只能远行百里之外,向当地的前辈请教。在前辈的指导下,作者的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求学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要好得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2 阅读:95

书易聊文化方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