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中美对抗大趋势下的“悲惨”伊朗。伊朗的强硬派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滋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改革派趁机而起。强硬派主张联俄联中抗美,改革派主张谨遵创国领袖独立自主,实则是要联欧联美打压强硬派。因此,在应对加沙战争过程中,我认为伊朗立场不够坚定,整体表现得像一个和印度一样的骑墙国家。为什么这样讲,请大家往下看!
众所周知,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伊朗伊斯兰国的缔造者霍梅尼在1979年建立国家的时候强调伊朗“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坚持独立自主,推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主张与其他伊斯兰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因此,几乎每个伊朗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思想。霍梅尼时期,伊朗既不向苏联屈服也不向美国讨好。
但是,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伊朗就一直被美国通过一系列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试图颠覆伊朗伊斯兰政权。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广泛的经济制裁,限制其石油出口和国际金融交易,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伊朗改变政策。同时,美国通过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孤立伊朗,削弱其国际地位,阻止其获得国际支持。此外,美国还支持伊朗国内的反对派和异见人士,试图通过内部压力促使伊朗政权更迭。通过媒体宣传,美国批评伊朗的人权记录和核计划,试图削弱其国际形象。
尽管美国采取了多种手段,伊朗伊斯兰政权始终没有被美国颠覆也没有向美国投降,而是保持了其独立的外交政策。伊朗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如俄罗斯和中国,来应对美国的压力。
不过,近年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强迫其他国家必须在东西方阵营选边站队,不允许出现美苏争霸时期的第三世界。这显然让伊朗不知所措!通过观察,伊朗和其他诸如委内瑞拉等的反美国家一样并不是与中俄有共同的意识形态,甚至反感中俄的意识形态。只要美国答应对它们“温柔以待”,这些国家反美的立场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并与中俄领衔的东方阵营脱钩断链。
然而,美国的政策并不稳定,对外政策也随着政党轮替而左右摇摆。像印度、埃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对美国死心塌地。这些国家都深受美国“狼牙棒加胡萝卜”外交政策的胁迫,惧怕美国的外交迫害的同时还保留对美国“狗粮”的期待。
中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强调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种理念与伊朗的“独立自主”思想不谋而合。然而,现实是复杂的。伊朗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让伊朗难以喘息;另一方面,中俄的支持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完全抵消美国的压力。伊朗的骑墙态度,实际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
加沙战争的爆发,更是让伊朗的处境雪上加霜。作为地区大国,伊朗在支持巴勒斯坦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强硬派主张通过支持哈马斯等组织来对抗以色列和美国,而改革派则担心这种激进政策会进一步激化与西方的关系,导致更严厉的制裁。这种内部分歧使得伊朗在加沙战争中的立场显得摇摆不定,既想展示强硬姿态,又不敢彻底激怒美国。
伊朗的骑墙态度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求生存的必然选择。然而,这种态度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方面,伊朗可能会因为立场不坚定而失去中俄的信任;另一方面,美国也不会因为伊朗的摇摆而放松对其的制裁和打压。伊朗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伊朗在中美对抗的大趋势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强硬派还是改革派,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一条既能维护国家利益,又能避免被大国博弈撕裂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