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作参考之用,其中故事情节全然虚构。其旨在科普健康知识,倘若身体有所不适,敬请线下寻医问诊。切莫忘记为其点赞,并转发予家人朋友,喜爱的朋友不妨予以关注!每日分享健康之小知识,成为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睡眠医学研究》2019年第4期,睡眠与健康关系研究组,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国际运动医学杂志》2020年第7期,久坐与健康风险分析,中华医学杂志出版社;
[3]《英国心理学期刊》2021年第6期,发呆与创造力研究,美国心理协会;
[4]《营养与健康》2022年第12期,巧克力的营养功效分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5]《压力管理与放松技巧》2021年再版,张晓梅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6]《健康生活指南》2022年版,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7]《健康心理学》2022年第5期,幽默与心理健康研究,上海心理学会期刊;
[8]《自然医学》2021年第9期,拥抱对情绪改善的作用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

躺平、发呆、吃巧克力,这些看似“偷懒”的行为,竟然还能让人更健康?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心里都要嘀咕:这不是在骗我吧?可别急着下判断,接下来讲的这10个行为,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尤其是第4个,肯定让你忍不住拍手叫好。
第一个,睡个懒觉。很多人觉得睡懒觉是浪费时间,其实适当多睡会对身体好处可多了去。根据《睡眠医学研究》,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对免疫力、记忆力和情绪都有明显改善作用。偶尔周末赖床一两个小时,别再内疚啦,是身体在悄悄感谢你呢!

别再觉得发呆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啦,《英国心理学期刊》上明确指出,适当发呆能增强创造力、缓解焦虑和压力。事实上,很多奇妙的创意都是在无意的发呆时蹦出来的。你看牛顿,不就是躺着发呆时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的吗?
第三个,懒得站着就坐下。身边总有人说,整天坐着不好,得多站起来才健康。可《国际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天适当坐一坐,尤其是工作了一阵子之后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能有效减轻静脉曲张和腰背疼痛的风险。要知道,凡事过犹不及,别听了站着好就硬挺着不坐,累着自己可不划算!

哼哼,这下你是不是开心了?巧克力可不仅仅是解馋的好东西,《营养与健康》杂志指出,适量吃一点黑巧克力,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情绪,还能保护皮肤。下次被人发现偷吃巧克力时,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我这是在照顾自己的心脏好吗?

茶余饭后犯困?别硬扛着啦,躺下小睡20分钟,能快速恢复精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甚至有研究表明,午睡还能延长寿命,这么大的好处摆在眼前,你还犹豫啥?
第六个,不想做饭点外卖。有时候工作太累,实在懒得做饭点顿外卖,也不必自责。挑选健康搭配的外卖,既节省精力,又能保证营养均衡,简直就是都市小年轻的福音啊!合理搭配、适当偷懒,才是聪明人的选择嘛!
第七个,懒得聊天就闭嘴。有些人总觉得话越多越好,其实安静地沉默一会儿,能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你想想看,有多少次争吵本可以靠你闭嘴避免呢?少说点话,不仅省心还养神,简直太划算了。

没时间运动?其实在座位上伸个懒腰、活动一下脖子和肩膀,同样能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既不用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又能减少肩颈不适,何乐而不为呢?
第九个,懒得去社交就宅家。整天应酬应不完?偶尔荒废一两个社交活动,宅在家里听听歌、追追剧,对心理健康好处多多。《压力管理与放松技巧》里就提到,适当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能降低焦虑感,更好地充电。宅一宅,心情棒,效率高,下次谁再批评你不社交,就让他看看这个!

很多时候气头上特别费劲,干脆笑笑放过,心情立马好转。《健康心理学》指出,幽默和微笑可以显著缓解焦虑、改善情绪,甚至增强免疫力。凡事一笑而过,既省力又健康,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看完这10个行为,是不是觉得之前对“偷懒”有些误会了?其实生活里很多看似懒散的行为,背后都有科学的依据和好处。生活节奏这么快,偶尔偷个小懒,给身心喘口气,才是聪明人的选择啊。
有时候,健康不一定非得整天自律到变态,偶尔允许自己“懒”一点,才是真正聪明的养生之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被一些所谓“健康法则”绑架了,饭要少吃、觉要少睡、运动要多做,久而久之,身体反而累垮了。要知道,养生不是紧绷的苦行僧生活,而是顺应身体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不要再对“偷懒”行为充满误解了。偶尔“懒”一下,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储备能量,认真应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赶快行动起来,把文中提到的几个轻松又健康的行为安排进你的生活吧!
你平时还有哪些“偷懒”但健康的小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