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挂帅,越军主将武元甲听后很骄狂,结局如何

星空巨影 2025-02-22 10:51:27

1979年中越战争开打了,越南有个被称为东方拿破仑的名将武元甲。当他知道中方挂帅的是老将许世友的时候,他竟然笑了起来,还很轻蔑地吐出三个字:我必胜。

他这么狂傲,下属都被搞得晕头转向的。要知道,许世友就像三国里的猛张飞、水浒中的黑李逵一样,能做主席身边的悍将,那肯定不简单。这可把武元甲的下属们愁坏了,许世友和武元甲要是在战场上碰上了,到底谁能赢?就当时的情形而言,这可不好说。

我国为啥让许世友带兵去打仗?因为,中国老一辈好多帅将,身体已经没法适应前线作战的要求了。许世友这时候虽然年纪也不小了,可他早年练过武,身体倍儿棒,完全能应付战场上的那些事儿。而且,许世友一直当着军区司令员,一直在训练部队,随时防备着外面来的威胁。所以说,许世友是最适合当主帅的人选中的一个。

另一方面,中国都20多年没打仗,部队没什么战争经验。再看越南,人家可是经历了40年的战争,战斗力那是相当强。能想象到这场战争得多难打吧,怪不得许世友都觉得压力山大。

中国有句老话讲得妙,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许世友接到重任之后,马上就着手搜集越南军队的情报,他想在开战之前完全掌握敌人的实力与部署情况。说实在的,许世友可一点都不惧武元甲,毕竟越南的战术都是咱们解放军传授的。

二战打完后,有胡志明这么个人,在武元甲的支持下,越南算是独立了。可法国的殖民统治还没结束,还得接着反抗。这时候,胡志明就向咱们国家的领导人寻求帮助了。他不但要了好多武器装备,还专门点名让陈赓大将军去给他们当军事顾问。

武元甲永远不可能被西方国家叫做东方拿破仑的。嘿,你看现在,这徒弟不孝,居然要打师父了,这可不行,必须得给他个教训,这么忤逆哪成!

许世友心里,比起这件事来更担心的,是苏联给越南提供的先进武器。咱这位中国老将,就像半夜走独木桥一样,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

但再看越南的武元甲,那可狂得很。他寻思着,中国这是没人能派出来了吗?咋能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到战场上?所以在他看来,许世友的反应、思维啥的,可能都被年龄给限制住了,武元甲觉得自己有本事打败这个老人。

参谋们瞧着武元甲那轻视的态度,好心地提醒道:“可别小瞧了许世友的军事智慧,许世友有他独一份儿的十大兵法,这十大兵法百用百灵。”

可武元甲觉得他们这是在扰乱军心,他很傲慢地讲,就算许世友再牛,也改变不了胜负的局面,看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在想,他的自信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在他看来,当时解放军里新兵不少,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大多都不在了。可他这边的士兵,一直在打仗,还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都给赶走了。而且,这时候苏联还支持他们。这么好的机会,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自己怎么可能输?不,这绝不可能。

不过,武元甲那种狂妄自信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情况,整个越南军队都特别相信自己能打赢这场战争,他特别宝贝的飞虎团也是这么想的。

这支部队是武元甲一手创立的,资历相当老。他们跟日本人、法国人和美国人都交过手,战斗力特别强悍。毫不夸张地讲,这支部队就是越军里王牌中的王牌,是越军最高战力的象征。

所以,他们就有了一种自个儿天下无敌的错误感觉,压根儿没把咱们解放军当回事儿。可他们不清楚的是,在朝鲜战争中吃了败仗的麦克阿瑟,82岁接受采访的时候讲过这么一句话:谁要是跟中国陆军打仗,那这人脑子肯定有毛病。

事实表明,武元甲病得可真厉害。这仗刚打起来没多久,战场上的形势就完全一边倒了。为啥?原来许世友在开战之前就做足了准备工作,这一开打,马上就制定出那种以多打少、就像用宰牛的刀去杀鸡一样的战术。这战术可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把越军的好几条防线给突破了,通往谅山的路很快就被咱们解放军给打通了。解放军那速度,就跟火箭似的,武元甲和他的部队又一次被打懵了。

被大家视为王牌的飞虎团真是让人惊掉下巴,解放军还没派地面部队跟他们打,飞虎团就全躲到防御工事里去了,那时候要是硬攻的话,部队的伤亡肯定特别大。

于是,许世友就用了最直接、最干脆的法子,那就是用炮弹。当时,许世友让前线的部队集中调配了300门重炮,朝着飞虎团的老巢就一通猛轰。

飞虎团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么猛的火力压制。没办法,只能一个劲儿地收缩防线,还想瞅准机会撤出阵地。嘿,他们想得也太容易了,哪能说走就走,这多不地道。解放军看到越军要跑,早就包抄好的部队一下子就把飞虎团给消灭得干干净净了。

战斗一结束,战士们就瞧见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啥东西?是一面团旗,那团旗上面有武元甲亲手写的“必胜”俩字。嘿,这可太打脸了,把武元甲气得都要疯了。

真得说,这次反击战里,许世友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他超厉害的指挥本事和谋略,把中国军队强大的威慑力展现出来了,真是宝刀不老。

中越战争打完之后,武元甲因为打了败仗,官职就被撤掉了。不过,他这人其实是个挺亲和的将领。虽说在战争里和中国交过手,但他打心眼里是喜欢、钦佩中国的。后来,他还主动提出要做中越之间的使者。到了2013年,他就安安静静地走了。

2 阅读:70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