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2天蒸发40%,顺风车故事不好讲

科技界有四轮子 2024-07-04 17:12:59

嘀嗒出行在资本市场遭遇滑铁卢,顺风车业务的未来充满变数。@网车观察 原创作者丨宜新 编辑丨熊晓宇

两天暴跌40%,共享出行第一股,正在经历资本市场的毒打。

6月28日,以顺风车为主营业务的嘀嗒出行(2559.HK)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然而上市之后的几天,嘀嗒出行过得并不太平,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股价从发行价6港元跌至4.65港元,跌幅达到22.5%,在随后一个交易日(7月2日)再度大跌近22.6%,收盘报3.6港元。

在上市之前,嘀嗒出行贡献了亮眼的成绩单,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嘀嗒出行营收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0.84亿元、2.26亿元。同时,观察嘀嗒出行商业模式,轻资产属性非常明显,不仅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或是租赁车辆,也就无需承担持有车辆相关的成本,同时,其营销费用与乘客奖励也较低仅为总费用的为0.7%。

就是这样一家小而美,且盈利优秀的公司,却在资本市场遭遇了滑铁卢。

究其原因,投资人担心嘀嗒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小而美的商业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低门槛,壁垒不高,面对超高的利润以及不高的成本,巨头的加入无疑会加大市场竞争的烈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而到2023年,嘀嗒已经丢掉了顺风车市场“老大”的位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按2023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出行名列中国顺风车市场第二,市场份额为31.0%。

快速下降的市场份额,还要受制于巨头正在经历多项外部冲击的情形之下。

与此同时,天花板较低,也是公司与行业正在面临的另一重挑战,虽然同属于汽车客运市场,但顺风车、网约车、出租车市场规模相差巨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2023年中国汽车客运交易总额中,顺风车、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4%、54.2%及41.4%。

也就是说,顺风车的规模仅为网约车的十分之一,而在这样较小的市场,嘀嗒不仅没有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在不断萎缩,悲观的情绪自然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回归企业本身,细看嘀嗒出行的盈利情况,可以得出,为了保证商业模式的安全,公司正在加大对技术、保险、安全的投入,但市场空间的增速,并没有如期增加,这样的运营思路,直接导致的是公司毛利率的下滑,而更为让投资人焦虑的是,这样的投入似乎没有上限。

而除此之外,嘀嗒出行还要面临,顺风车业务的合规性风险。

目前,顺风车在监管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监管来说,国家分别在2016年、2022年颁布、修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顺风车场景属于互惠互利,不适用于网约车法律法规及发牌制度,责任及主管部门为市政交通运输部门。

而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互助”性质的认定,让顺风车监管相较于网约车更为宽松,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样的界定也让顺风车企业无法用严监管,加强履约效率,从多家社交媒体以及众多C端反馈来看,顺风车也面临着跟曾经的网约车一样的问题,爽约、额外收费、私下交易不断。

而国家是否会在未来加强此方向的监管,也始终是一个未知数。

总结来看,嘀嗒出行的上市无疑打开了共享出行行业上市的空间,这对于行业发展,以及行业扩容都有一定的正向意义,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曹操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等行业内企业,也纷纷加速了IPO的进程。

但回归到公司本身,嘀嗒出行较为单一的业务,以及将要面临的监管压力和巨头竞争,都将对其公司未来的发展有所影响,多重挑战之下,嘀嗒出行该如何应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1 阅读:252

科技界有四轮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