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任中纪委常务书记、为大批干部平反!却唯独没帮上这位老将

趣史汇 2025-01-11 17:21:08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出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的中纪委领导班子。

一、

中纪委重建之初,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陈云用了八个字形容,叫做是“积案如山、积信如山”。仅常务书记黄克诚,每个月收到的控诉信和申诉信就有6000多件。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陈云在中纪委常委会上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把一些重大的党的历史问题弄清楚,必要时像当年在延安一样,搞个“历史决议”,使之把党内思想搞统一。

经中央主要领导同意,中纪委决定由黄克诚牵头,由中纪委和中组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刘少奇的案子进行了调查和复核。

很快,刘少奇一案的情况经过复查基本弄清。黄克诚在向中央主要领导汇报时指出:刘少奇同志是被诬陷的,事实清楚。刘少奇案件不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它涉及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两种不同的态度。希望中央加快进程,加大力度做好刘少奇案件的复查平反工作。

经过陈云和黄克诚等人的努力,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撤销了八届十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他“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定。

当这一重大决定形成时,黄克诚露出了笑容。因为这不仅仅是为刘少奇平反,事实上是对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纠正,从根本上否定了“文革”所谓的摧毁“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中心内容,进而为彻底否定“文革”扫清了道路。

平反冤假错案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为甄别历史遗留的案件,黄克诚不顾年老体衰,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每个案子,他都要听取汇报,亲自接待来访者,处理群众来信,对一些重要的案件,督促有关部门抓紧平反、纠正。每听到一个错案得到纠正落实,某个干部的沉冤得到昭雪,总是欣慰地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

黄克诚同志对别人平反的事十分积极,对自己的事却不太在意。黄克诚同志到中央纪委之时,有人就说应该先给他平反。黄克诚同志自己却十分淡然,他说,我现在有工作可做,有地方可看病,有工资发,我还在乎这些做什么呀。我们县当年有一百多人参加革命,现在活下来的就只有两个人了,想想那些牺牲的同志,我就很知足了。而且总提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对党和国家没有什么好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纪委的努力下,从中央到地方,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推开。到1982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全国共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遗憾的是,在黄克诚大将主导的这一系列平反的冤案中,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冤案,却没有在黄克诚手中得到平反。这也成了黄克诚一生中最大的一件憾事。

二、

对于粟裕,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这位共和国的第一大将身经百战,功高如日月。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屡立战功、心胸宽广的共产主义战士,却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中,被强行扣上了一顶“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的大帽子,使其蒙冤不白。

粟裕是在1958年遭到错误批判的,对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面。

一是“一贯反领导”,说粟裕与彭德怀、聂荣臻、陈毅三位领导都“搞不好”。粟裕时任总参谋长,但是却与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在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上,有不同的看法。粟裕认为为应付突发事件,应抽出几个军做统帅部战略预备队,不入各军区战斗序列,战士由统帅部统一机动,而彭则认为没有必要。

另外 ,毛泽东要求粟裕有事向他报告,粟按毛泽东的要求每周直接向毛泽东报告,彭德怀对此又感到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便给人产生了“将帅不和”的错觉。

粟裕与聂荣臻之间也有些小误会。聂任代总参谋长时,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因此对呈送毛的文件有所控制,粟裕于是按聂荣臻的意见办理。岂料这种做法引起了毛泽东的震怒,聂荣臻不得不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应该承担责任,也向毛做了书面检讨。

没想到的是,毛泽东在肯定了粟裕工作的同时,批评了聂荣臻,这一事件引起了聂荣臻对粟裕很大的误会。

批判粟裕的第二个问题是“争军权”,“向党要权”。1955年,我军正处在军队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初期,为了解决国防部和总参在文件署名时的不明确,中央军委责成总参起草国防部与总参职责条例。到了军委扩大会议时,有人便借题发挥,将总参执行军委起草职责条例的决定,说成是粟裕借此争夺军权。

实际上粟裕作为总参谋长提出的设立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建议,意在建设一支战略预备队伍,当发生突发事变时不必临时从各个军区抽调部队,既可避免打乱各军区的作战计划,同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把握战机。但是在批判粟裕的时候,这个有理有据有远见的职责内的建议,竟被硬生生地认为是粟裕“有夺取这几个军的阴谋。

第三个问题是所谓的“告洋状”。1957年11月,彭德怀和粟裕带着军事代表团访苏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在拜会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时,想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这件事后来被一些人诬陷为粟裕“告洋状”、“里通外国”。

三、

粟裕的党性极强,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办事,只要认为是正确的,都秉直上书,其做法,只惟实而已。他不愿参与到复杂的党内斗争,然而他的性格和做法必将有意无意地得罪某些领导干部;同时他对上“尊敬拘谨,只有工作关系,而无私交往来”,朴实无华却在重大工作问题上据理力争,在当时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当然使某些人难以容忍。

陈赓曾于60年代初与粟裕同在上海疗养,陈赓直言道:“中国历来有两大忌:一忌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二忌不迎合,不吹拍。你老兄这两忌都犯了,怎么会不倒霉呢!”粟裕的军事才华和卓越贡献自不须赘言,其性格上的“不迎合”、“不吹拍”正是粟裕蒙冤的重要原因。

面对劈头盖脸的所谓批判,粟裕只能忍受着屈辱和痛苦,对强加给他的罪名进行检讨。检讨虽然过关了,但是粟裕却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心中感到非常压抑,过去的功绩,也遭到了淡化、转移乃至磨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叶剑英认为粟裕的问题也该解决一下了,于是粟裕正式向中央写了申述报告,要求撤销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他种种不实的批判。

令人不解的是,这份由叶剑英批示的申述报告,在交由总政处理后却石沉大海。1984年2月5日,粟裕还是没能等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

据楚青回忆,为粟裕平反的事之所以搁浅,是因为总政认为会涉及到对1958年那次会议的总体评价问题。为此,楚青将一份书面材料,报送给了胡耀邦和陈丕显。

陈丕显收到材料后,在材料上写道:粟裕是自己的老领导,长期在一起工作,他对粟裕的政治品质和他几十年来为战争作出的贡献是了解的。希望中央能在粟裕尚能正常思维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

四、

陈丕显的这份批示,随后交到了中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手中。在黄克诚的安排下,楚青在1983年2月2日得到了向杨尚昆汇报机会。

杨尚昆在听完楚青的汇报后,告诉楚青:我同张爱萍、余秋里商量一下,研究一个方案,宜粗不宜细,发一个文件,把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文件全部收回、销毁。收文件时可以派人去收。文件上可以写销毁也可以不写,待收回后再由办公会议作出决定销毁。你可以同粟裕同志说说,听听他的意见,过了年我再找你来,你把他的意见告诉我,然后我来办。

回到家后,楚青对粟裕说了自己给中央写信及与杨尚昆谈话的内容。粟裕让楚青记录下他自己的意见,并转陈杨尚昆: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是一个历史问题,情况复杂,牵涉的人也不少,我完全同意按照宜粗不宜细的精神来处理。我相信妥善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将大大有助于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光荣传统,并有利于肃清所谓"反教条主义"的流毒,加强我军的革命现代化建设。衷心感谢您亲自主持我的申诉。

没等到楚青再向杨尚昆汇报,粟裕的病情却突然加重,不得不住进了医院。1983年4月日,杨尚昆来医院看望他,看到粟裕被病痛折磨的样子,杨尚昆对楚青说:粟裕同志病得这样痛苦,今天我就不对他讲那件事了,等他好些再谈吧。

令人没想到的是,杨尚昆没有等到粟裕病情好转的那天。1984年2月5日下午,粟裕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粟裕去世两年后,黄克诚大将也因病逝世。逝世前,他仍对粟裕没有得到平反而耿耿于怀。

1994年,粟裕逝世10周年之际,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在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发表了《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指出粟裕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标志着粟裕1958年的受批判蒙冤正式得到了平反,而此时距离粟裕蒙冤,已经整整36年了。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粟裕大将的平反,经历了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甚至惊动了时任中央的主要领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超出了黄克诚这个中纪委常务书记的权限。但在粟裕的平反中,黄克诚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正是在他的安排下,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才有了向杨尚昆汇报机会,最终加快了粟裕冤案的平反步伐。

参考资料:

新华网:《中纪委恢复重建之初:积案如山、积信如山如何解决?》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为纪委凝铸忠诚底色——黄克诚同志在中央纪委二三事》

2 阅读: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