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王朝,历时约790年,从武王姬发到周幽王共经历37个君王,后世将其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虽然西周东周前后周期将近800年,留下的宝物不计其数。但目前考古对周朝的陵墓研究还知之甚少,甚至其中有一个令许多专家都无法解释的迷。那就是几千年的时间,至今还无人发现一座真正的西周天子墓。
一、原因分析
尽管现如今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周代的贵族或天子的陵墓,并且挖掘出了许多珍贵的墓葬文物,但是唯独没有发现西周天子的墓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因为西周的墓葬形制较为特殊,导致几千年后不易发现。
其实一开始南方大多采用地上掩埋的墓葬方式。原因在于江南等地区降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以当时人的建造水平,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挖出一个干燥的墓室来存放先人遗体。而中原地区则大多采用地下挖穴掩埋,不封不树的方式。殷商时期的江南地区依旧保留着直接在地面上“厚衣之以薪”的丧葬方式,只是用以“厚衣”的不再是树枝,而是泥土。这种丧葬方式随着春秋时期江南诸侯势力的北扩逐渐进入中原,并与中原传统的地下掩埋、不封不树的丧葬习俗相结合,成为流传至今的地下掩埋、地上封土的坟墓样式。
而根据《周礼·春官·冢官》记载,西周时期奉行“不封不树”的葬制,即不修地上建筑物,也不修土包。这种葬制很可能使得西周天子墓葬在地面上没有明显的标识,难以被发现。一般来说,商周的墓葬都是让考古学者以及民间“土夫子”感到无从下手的领域。因为在秦朝之前,天子的墓葬奉行“不树不封”的规矩。
但也有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周礼·春官·冢官》中还说“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也就是根据墓主人爵位的高低,确定其墓葬封土的大小和墓上种植树木的数量。他们研究得出西周时期应有成规制的封土与树木。因此根据实际考古发现,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西周墓葬的封土不明显,厚度不符合如今“坟丘”的认知,所以还是符合最开始的判断的。
其次,西周王陵的考古挖掘难度较大。其实从20世纪末开始,考古学家就在陕西长安丰镐遗址、岐山、斗鸡台等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勘探,几乎踏遍了丰镐周边的每一寸土地,却依旧没有发现西周王陵的半点踪迹。再加上陕西地区,尤其是西安、岐山等考古圣地饱经盗墓之苦,即便是已经发现的古墓,也很可能早被盗墓贼捷足先登,文物散佚严重,这同样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第三,确定墓主身份困难。根据已发现的周代墓穴可知,不同于之后的许多朝代,即使考古学家发现高规格的西周墓地,要确定其为天子墓葬也非常困难。因为西周时期铭文较少,且多为器物铭文,甲骨卜辞也较少,难以提供直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证据。并且虽然一般认为王陵应有四条墓道,附近有大型的车马坑,但这些标准并非绝对的。
二、曾做过的努力
虽然西周王陵很难被发现,但目前考古学者也做出了许多尝试,甚至几乎以为成功了。
1928年,洛阳金村的村民们在打井时发现了某个位置的地下水比较异常,有时井水突然溢出,有时井水一夜之间干涸。当时有经验的人分析下面应该是有墓葬,并且还不小。由于当时官方管理不善,许多人开始私自在当地进行挖掘。并在几年之间金村有八座周代陵墓被人疯狂盗掘。据不完全统计数以千计的预期青铜器、金银器等珍贵文物被肆意流出,许多文物辗转之后都流失在了海外。在盗掘过程中,村民们还在村东的农田中发现了一个大洞,洞内有编钟等古董。
就在人们认为是西周天子墓时,经专家辨认,最终确认了这些“大冢”是东周王陵。
2002年,考古人员在勘测过程中发现洛阳市二十七中学附近有两座规格极高的墓葬。经过挖掘后发现,其中一座墓葬呈“亚”字形分布,另一座是“中”字形。“亚”字型的墓葬更大,有四条墓道,而“中”字形的有两条墓道。遗憾的是这两座大墓随葬器物都被盗墓者盗走了,并且墓主人的尸骨也不见了,但考古人员仍然在其中清理出了几百件玉器、石器、青铜器、蚌器等。
在“亚”字形大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破损的青铜器,最可贵的是青铜器内部还有四个缺失的铭文“王作宝彝”。通过青铜器的形状、纹饰以及铭文判断,这一座墓地也不是西周的天子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是春秋早期的一位天子墓,并且历史学家推断墓主最有可能是东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2002年,考古工作者为配合周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对周山的陵墓进行了勘探调查,发现了周山陵区现存的四个大冢。其中周灵王陵最为雄伟,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的“周灵王陵”石碑。四座陵墓的平面均呈“甲”或“亚”字形。可惜这一座也不是西周天子墓。
历史学家推断,周山陵区的陵墓可能是由于周灵王时期发生大水,王城陵区被淹,因此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周山作为陵区。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城内进行考古探测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周王陵遗址。这一个墓葬群一共有397座墓葬,18座大型车马坑,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土了历史上一直有争议的六马架一车的“天子驾六”。此陵墓大多数遗址已经被永久埋在了现代建筑之下,很难进行挖掘了。如今人们去到洛阳市中心的天子驾六博物馆附近还可以一睹它的芳容。可惜的是这一座希望最大的陵墓是一个王后的墓,同样并非西周天子墓。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2004年还在陕西省岐山县的周公庙遗址发现了大量卜辞甲骨以及器物,已探明墓葬37座,其中10座为极为罕见的四墓道大墓。这些墓葬可能是周公家族的墓葬,也有可能是西周天子之墓,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还有2004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岐山凤凰山景区进行文物常规普查时,意外发现了西周早期古墓群。该墓群占地面积达700多亩,周围有700多米的城墙遗迹,主墓葬呈“亚”字形,四面都有墓道,规格之高是空前的。不过,目前也尚未确定其为西周天子墓葬。
尽管目前考古学家付出了许多努力发现了许多周代陵墓,并且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但其中也极有可能通过之后的历史研究确定为西周王陵墓。
三、如何找到一座西周天子墓
虽然考古学博大精深,针对西周王陵的考察困难重重,不过有一些简单的基本原则还是可以了解。
首先,要想寻找西周王陵,至少得确定一个可以勘察的范围。根据《史记》记载,“文、武、周公葬于毕”,那么只要找到“毕”这个地方,自然就可以至少定位出文、武两位周王的墓葬了。然而,对于“毕”究竟在哪里,学界尚无统一认识。
比较有竞争力的地点,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周原地区。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周的先人古公亶父迁居于此,营建都邑,周原地区由此成为西周重要的政治中心。大名鼎鼎的大丰簋、盂鼎、毛公鼎等文物皆出于此,同时还发现有大量甲骨卜片和大型车马坑,尤其是车马坑的规模之大,只可能是周王所用。不过在车马坑附近始终没有发现大型墓葬,因此对此车马坑的作用仍是一个谜。
另一有力竞争地则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丰镐地区。因为《史记》明确记载“毕在镐东南杜中”,且在1992年,学者成功释读了出土于长安县南徐家寨的“吴虎鼎”上的铭文,得知器主吴虎的封地与“毕人”接壤。其他竞争者则有京兆长安、雍州万年、咸阳北原等等。
其次,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不同朝代的帝王陵墓各有特点。因此也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确定陵墓是否为西周天子墓。例如商代帝王陵墓一般不筑坟,而是直接埋在地下,地表一般看不出。秦汉时期,逐渐有方形的封土。尤其是秦代帝王陵墓,一般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夯筑一层,像一个倒过来的斗形。
从目前考古来看,周朝的墓葬形制还是比较特殊的。南北方周代的墓葬的形制略有差异,例如中原地区的更加流行土坑竖穴,而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地区则是建一个土堆,并且用土堆成非常高大的坟丘,形状一般是长方形。
目前发现的周代墓葬大多数还是贵族上流人士的墓地,墓主人一般为仰身平躺,四肢放直,也有俯身趴着,极个别的为屈肢葬,头朝向没有固定方向。在西周的墓穴当中,还存在殉葬。少的有一人殉葬坑多的有六七人,殉葬的位置大多放在墓穴的第二层台上。
不过从西周前期到中期,用活人殉葬的逐渐减少。西周礼制规定非常严格,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因此在各种礼器随葬品中,诸侯和贵族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表现为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信息来源:
[1]西周墓葬揭秘论西周墓葬主要特点.历代史.
[2]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中国考古网.
[3]东周时期的天子之都——洛阳东周王城遗址.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周公庙墓开挖:每天5厘米 22座墓何以独挖18号.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