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丰文凹村

声夫评旅游 2025-03-15 18:56:48
访丰文凹村

作者 昇夫 字数 1193

丰文凹村小组隶属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白石村委,处白石村委南面概300米,位于城区西北约10公里,紧临惠博大道。隔惠博大道,其南边不远就是白沙堆村。

丰文凹村分两大部分,老村和新村。

老村依山而建,新村向东搬迁一箭之地,集中建造,皆成南北带状型。新老村之间隔一条乡道,北连白石,南通惠博大道。新村皆三五七层新式楼房,没有什么特别。主要看的是老村。

老村依山势错落,整体坐西向东,南北纵长概300米,由三部分构成。

对这三处都比较有感觉。只是,自网上说“不要去久没有人住的房子”,心里上便有一点顾虑。以前并没有这种心里,就是现在,我也不清楚是否有什么不宜?我只觉得,老村破旧的砖瓦房曾有人住过、生活过,是曾经的家,即使破了,人都搬走了,我仍然能感受到过去人们生活的气息,就像怀念我的家乡老屋和那时的生活岁月一样,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有一处老房子,主人早已搬走,还新筑有燕窝。燕子不忘“故乡”“旧主”,令人动容。

丰文凹老村一角

1.老村南头半山坡上的两座庙。

上面的是一座观音庙,修有台阶。

庙门联:荣阳世泽,通德家声。这是荣姓的对联吗?可是,重修捐资墙上并未见有荣姓。

庙墙柱联:虔意焚香何须远朝南海,诚心礼拜此处便是西天。上下落款:公元一九八七年丁卯岁仲冬月吉旦立。沐恩弟子丰文凹村建。

从丰文凹村观音娘庙重修捐款芳名榜墙刻了解,除了丰文凹村,旁边的高依岭村也参与了重修,有郑、林、王、范、苏、曾、陈、叶、聂、冯、罗、古、黄、廖、严、张、钟、余、颜、刘、韩、郭、李、邱等多姓,两村以郑姓为多。

观音庙下边,与老村相接近,有一座土地庙。供奉的是:大伯公、医灵公、罗车公。旁边另设一间,供有:玄天上帝、三界公、大帝公。庙前有塔型香炉。一角坝沿有一棵二百多年的榕树。

上五张:观音庙

上三张:土地庙

2.老村主体

丰文凹老村,依山势高低错落,挨排紧密。从这点看,不限于丰文凹老村,体现了过去人们之间的关系亲近,联系密切。对照现今建筑,提倡独门独院,每户间尽可能的保持着一定距离,反映了现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淡漠,以及独立性强。

曾经的门户房屋,搬迁后,人去楼空,大多成为各自的祠堂。从门联来看,有多姓:

尚书文第,通德家声。

西河世泽,九牧家风。指林姓。

东海家声,荣阳世泽。

咸林泽远,荣水源长。都是什么姓?

据我看,丰文凹村是惠城区西北部,惠博大道沿线村庄中,最为典型的村庄。有成片的老村,有老井,有庙宇、祠堂,以老村这些遗存来看,是历史渊源较为深厚的村子。人文历史仅次于有广惠古道普济桥、龙母庙、江倩墓、白沙堆古井的白沙堆村。而附近的陈塘、岭背塘、英头村次之。

上十一张:老村

老村前的池塘

3.丰文凹古井

古井位于丰文凹老村北边约一百米,其所在环境与一片“沼泽”相连。井沿椭圆形,用石块砌成。井外有石块砌成的圆形井栏。

据了解,该井建于清代中期,最大内径2.6米,井深2.5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井栏直径7米,高0.45米。此井水源充足,水质清澈甘甜,是丰文凹村小组现存的唯一古井。因当时手机故障,没拍到现场照片,照片来自资料。

丰文凹古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