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墩印象*

声夫评旅游 2025-03-07 19:04:48
安墩印象

作者 昇夫 字数 1374

安墩,是我目前到访过的惠州乡镇中,道路较为曲折的地方之一。地处山谷间,进难利守,大概因为这样才成为革命老区吧。是否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革命老区的地貌环境大抵都是这样?我的家乡四面环山,也是革命老区。安墩并不算远,因骑行不便,所以我还没有到过。这次,适冯先生相邀的机缘,得以第一次走近安墩。

去安墩的高速路上

安墩是惠东县辖下的一个镇,圩镇位于县城北部概70公里,北边与紫金县蓝塘镇毗邻,南接多祝通平山。地势由东南向西倾斜,大致处在一条南北狭长延伸的谷带,其间一条省道贯通,省道两边纵横分布着乡村人家。

如果由惠州城区出发,经蓝塘镇到安墩更为合理。尤其是骑行,往平山返程多下坡,尚可以骑行。如果自驾,走高速则由蓝塘镇出,实际上我们也是这样走的。如果由平山走省道,盘山公路并不利于驾驶。话说这样的山路并不陌生,早前出远门,盘山公路一爬几个小时,乘坐汽车于我是一大考验。当然,现在好了,有了便捷平稳的高速路,以前的乡省道几近废弃,仅供所在的乡镇偏僻人家通行了。

杉园到安墩圩镇35公里,几乎是坡路。在这一段不长的途中,竟晕车了,把午餐吃的饭菜全交代了,鼻涕口水眼泪齐下,囧态毕现。像这样的情况,是很多年很多年都没有的了。一晕车,精神剥离,什么心思都没了。我想,以后想起安墩,一定会想起这次晕车。

所以,我在安墩桥头先下了车,一来看看安墩桥,也借走一走来缓解一下。

安墩桥为石拱桥,桥长45.4米,1972年2月通车,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桥下河名未知,后汇入西枝江。

安墩有革命红色遗址,为此建有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2003年规划建造,2004年投入使用。公园并未进去,只在外面看了看大门牌坊。安墩圩镇不大,可以说有点小。因精神不及无心逛,但从镇中一条主街来看,也大致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

蓝塘镇沿江路街

在安墩稍歇后,去了圩镇东边不远的新田村洞尾小组,看一座老宅,其实是因为洞尾有本家徐氏。去路几公里,在山中绕上曲下。平面的地图,在现实中变得跌宕起伏。下到坡底,洞开一片天地,确有山重水复、柳岸花明的感受。由洞尾,让我扩大想象,在安墩圩镇周边的村庄,或大抵如洞尾的地貌环境——山中藏着若干个“世外桃源”。相比较,杉园村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大畈了。杉园离蓝塘近,因此与蓝塘的关系比安墩更为密切,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正体现了地理位置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由想到冯先生,从杉园这样的“山村”走出来,在平山安居乐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为人友善,不由不敬佩。

由洞尾正式返程。回平山的路上,大概是吐过的效果,就不再重复晕呕了。人在车上昏昏然,到平山后,感觉自在多了。

对现代汽车,我是如此抗拒不适应,而对耗时费力的单车犹如战友,似乎也体现了我的性格与这个社会的不大相融。

又譬如说饮食,惠州名吃横沥汤粉之类,近原味的汤,于我的嗅觉有一种“腥臭”味。又偏于肥腻的肉杂,似只七分熟,我实无口福。平时我自然不会吃,但特别情况下,加上不善交际言辞,不知如何处置的好,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这样的情况也发生过好多回。我想,如果是足够熟的人,我会直接说出来。或许因为这样,也就不容易变成熟的人吧。看本地朋友吃得津津有味,我是很佩服的。因为我感到自己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差。又想到藏胞,冷食生食,刀割手抓,于我简直隔着天地。汪曾祺说,一个作者的口味不妨杂一点,各种味道尽量去尝一尝,此话是有深意的。可我的顽劣,适应能力单薄,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限制。

安墩桥

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

上二张:洞尾四角楼(图片实拍于2025.2.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