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犬运动量配比法,表情管理趣味谈,对比西施犬服从性,公园社交训练日记
最近网友分享了一件趣事:她养了只比熊犬,本以为这种小可爱天生就充满活力,可没想到每天放它出去跑一会儿就成了。可没多久,家里就像被小龙卷风席卷过一样,到处都是它的“杰作”。这可把她愁坏了,于是四处打听怎么科学地给它安排运动量。
比熊犬,以其可爱的外表和活泼的性格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但很多主人都像这位网友一样,在它的运动量安排上有些困惑。比熊犬一般比较适合每天1 - 2小时的运动量。不过这个1 - 2小时可不是简单地一次性跑完就行。比如,早上可以安排30 - 40分钟的散步,速度不用太快,大概保持在每分钟60 - 80步就可以,这样可以让它舒展身体,感受清晨的新鲜空气。然后下午可以安排更丰富的运动,像是60 - 80分钟的玩耍互动时间。可以是在户外找一片空旷的草地,和它一起玩飞盘,飞盘飞行的有效距离可在5 - 10米左右,每次投掷2 - 3次后,鼓励它再跑去接回来。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很大关系。比熊犬的四肢相对比较小巧纤细,过度的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会给它们的关节带来损伤。有研究表明,如果比熊犬每天运动量超过3小时,它患关节炎的概率会比运动量正常的比熊犬高出20% - 30%。
而在比熊犬的表情管理方面,那可真是趣味十足。比熊犬虽然不会真正说话,但它们能通过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当你下班回家,它会吐着舌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你,那是它在表达对你的思念和欢迎。你可以试着回应它,像跟朋友分享小秘密一样,轻轻摸摸它的耳朵,它会更加兴奋,耳朵也会微微竖起。但如果它把耳朵耷拉下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并且尾巴也不怎么晃动,那很可能是它不开心了,也许是你的态度让它觉得不开心,比如你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而大声训斥了它。
和它做游戏的时候也很有趣。当它玩飞盘玩得特别好的时候,它会直立起身子,两只前爪扑腾,脸上似乎带着一种成就感的神情。这是因为比熊犬的面部肌肉很发达,能够做出各种表情。
这时候,就不得不对比一下西施犬了。西施犬的性格相对比较安静、优雅。西施犬每天大概70 - 90分钟的运动就能满足需求。它们的服从性通常比比熊犬要好一些。西施犬在接受训练时的成功率可能达到60% - 70%,而比熊犬可能在40% - 50%。这是因为西施犬有着比较古老的皇室犬种血统,自古就接受了一定的驯化。
以训练基本指令为例,比如“坐下”指令。西施犬可能在5 - 8次训练中就能较好地掌握这个指令,成功率能达到80%以上。而比熊犬可能需要10 - 15次训练,成功率可能在50% - 60%。这并不是西施犬更聪明,而是它们的性格和驯化历史等因素综合导致的。
我在公园里观察发现,比熊犬的社交表现也和它们的运动量、情绪等因素有关。我带着比熊犬去公园,刚到公园门口,它就兴奋地跳了起来。一进入公园,看到其他狗狗,它有些胆小,退到了我身后。这时候如果我能带着它和其他狗狗玩一会儿,它的情绪就会慢慢放松。它可能会先小心翼翼地走到别的狗狗面前闻一闻,如果对方也很友善,它就会开始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也很微妙,比熊犬会通过摇尾巴的速度快慢来表达自己的友好程度。当它摇尾巴的速度比较快时,表示它非常高兴和新朋友相处。
再看西施犬在公园的表现,西施犬在公园里就显得从容很多。它走到其他狗狗面前时,会表现得很有礼貌,身体会微微前倾,耳朵也端正,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示好的姿势。它在社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少会出现比熊犬那种一开始的胆小退缩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西施犬在长期的驯化过程中,更侧重于陪伴主人或者成为优雅的家庭成员,所以它的社交能力更具教养性。
从公园社交这个角度看,我们也要考虑到比熊犬的性格特点来安排合适的运动量。如果比熊犬平时运动量不足,它在公园里就可能过于兴奋或者胆小,从而影响与其他狗狗的社交。
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只比熊犬,那天主人只带它在小区附近走了15分钟就出门来公园了。这只比熊犬一看到公园里那么多狗狗,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乱冲,还冲着有一只比它小很多的小型犬叫。主人在后面又是拉又是劝的,特别难堪。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合理的运动量对于比熊犬社交表现的重要性。
所以,在对待比熊犬的问题上,我们要从运动量、表情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安排运动量能让比熊犬身体健康,情绪稳定,这样在社交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表现。而通过表情管理,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情绪变化,给予它们正确的引导。同时,与西施犬对比之后,我们更清楚比熊犬的特点,知道在训练和社交上如何更好地对待它们。这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不同性格的朋友一样,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相处,这样才能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在我们的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它们的陪伴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