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逼我上交工资卡,3年后我查余额分文不剩,我没生气反而笑了

于春利讲故事 2025-02-04 17:40:52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多年前的一个雨夜,我35岁的哥哥李明遭遇了一场家庭风暴。

那天,李明的母亲突然要求他把工资卡交给自己保管。李明惊讶地问:"为什么?工资卡我自己保管就可以了。"

母亲斩钉截铁地说:"你现在工作太忙,将来还要赡养我们老人家,钱财大权最好由我来把持。"

当晚,李明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小李。小李二话不说就反对了:"你怎么能听你妈的?这分明是她的旧思想在作祟!工资卡理应由你自己保管,这关乎我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啊!"

李明连忙安抚她:"别激动别激动,妈妈她是为了全家好,我相信她不会乱花我们的钱。"

小李仍然满脸愠色,但终究也是一个重视孝道的人,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和婆婆闹翻。

"妈,以后我的工资都先存在这张卡里,你要记得每月替我从里面划出生活费,其他的钱你就自己打理吧。"李明如此嘱咐道。

母亲接过卡,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放心吧,妈会妥善保管的,这笔钱日后也会用在你身上。"

看着母亲肯定的样子,李明也暂时放下了心里的疑虑。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安。毕竟,这笔钱是他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结晶,他是舍不得它就这样被别人掌控的。但为了孝顺母亲,他只能硬生生将这份不安压抑下去。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明渐渐发现母亲对他工资卡里的钱运用得有些不合理。每个月,她都会将卡里的钱一分不剩地转存入她的银行账户,理由是存款可以累积利息。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李明并没有过多地逼问她,而是选择了暂时相信她。

从那之后,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都由母亲负责。可是,她实在太过勒紧裤腰带了,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缩减得几乎捉襟见肘。

有一次,李明问她能不能多给儿子小宝一些零花钱,她直接拒绝了:"小孩子要从小学会节俭,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再说了,你们两个挣钱的,家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小李听后非常不满,直接和母亲顶了嘴:"妈,您太小气了!明明还有我们的工资存款,为什么连小宝的零花钱都舍不得给?我看您是把家里的钱全存起来了吧!"

母亲被小李一问,顿时哑口无言。李明连忙打圆场,让双方冷静下来。

从那之后,小李对母亲的做法越来越不满。她认为,母亲把全家的钱都垄断了,却又吝啬到几乎不愿花这钱,简直就是自相矛盾。

有好几次,她都想直接质问母亲,究竟把他们的钱存到哪里去了。可每次在李明的劝阻下,她只能将这口气暂时压了下去。

不过,她和母亲的矛盾确实越来越大。有时连一些小事也会为此大吵一架,吵到最后两人都红了眼睛。李明在中间左右为难,暗自希望她们能尽快化解分歧。

直到有一天,李明发现工资卡里的钱都被源源不断地转走,直到最后一分钱不剩。

他立即找到了母亲,将手机狠狠甩到她面前:"妈,你说说,我这三年的工资都去哪儿了?工资卡里的钱怎么会一分不剩?"

母亲被他吓了一跳,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哦,那些钱啊,都是妈存到银行里了。以防将来有什么突发情况,咱们可以随时取用。"

"什么?!"李明勃然大怒,"你都把我的钱存起来了?那可是我三年的血汗钱啊!你凭什么不经我的同意就这么做?"

"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母亲反过来数落他,"我这不是为了你和小李将来着想吗?你们两个现在忙于工作,哪有时间顾及这些啊。等将来真有需要,我这钱不就能派上用场了吗?"

听到这里,李明彻底被惹恼了,狠狠地斥责她:"你简直就是小肚鸡肠!这么多钱你就这么一个人说了算,太自私了吧!"

李明和母亲的争吵声惊动了小李,她一看到手机上的余额,顿时就炸锅了:"我就知道会这样!你们看,妈把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存起来了,哪怕一分钱也不愿花在我们身上!"

小李转过头来,狠狠地斥责了李明一顿:"你就这么听信你妈的鬼话,现在可好,我们几年的血汗钱都被她给白白浪费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明被小李一通训斥,顿时啞口无言,只能默默低下头。一家人就这样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僵局。

过了一会儿,大家渐渐冷静下来。李明独自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反复回想着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妈妈的做法固然出于好意,但她做事的方式实在太过偏执了,完全没有尊重我和小李的意见。更可恶的是,她把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据为己有,还对我们加以隐瞒,这简直就是蓄意欺瞒啊!"李明暗自下定决心,必须要为了家庭的利益着想,重新掌控理财大权。

小李听后,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她点点头说:"那就好,我也希望你能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不过,妈存起来的那些钱怎么办?毕竟那可是我们的血汗钱啊。"

李明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分期从妈那里把钱要回来。每个月只要一小部分,这样既不会伤了她的心,我们的钱也能渐渐收回。"

"好,就这么办吧。"小李说,"不过,等钱要回来后,我们一定要重新制定合理的家庭开支预算,不能再让妈一个人说了算。"

"放心,我会的。"李明坚定地说。

于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母亲,将这个决定告诉了她。出乎意料的是,母亲这次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固执己见,而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这次事件的刺激,母亲渐渐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一些习惯。她主动向李明和小李道歉,承认自己做事的方式确实存在问题,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对家里的财政大权念念不忘。相反,她学会了尊重他们的决定,按照制定的家庭预算去执行。偶尔小李会提出一些合理的开支需求,母亲也会耐心听取并予以采纳。

看到母亲的这些改变,李明和小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她毕竟是一个老人家,思想上难免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但只要她能真心改正,他们自然也就不再计较了。

就这样,一家人重新走向了和睦。婆媳之间的矛盾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回想这次经历,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了宝贵的教训。对母亲来说,她意识到了自己做事的方式存在偏执和僵化,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对李明来说,他学会了要为家庭负起应尽的责任,不能再听之任之;而小李则体会到了,家人之间的矛盾只有用爱心去化解,才是上策。

"家和万事兴"。通过这次教训,他们相信,只要全家人同心同德,用爱与理解去包容彼此的缺点,他们的家庭定能够真正走向和谐、幸福。

从那以后,李明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经营这个家。钱财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会按照合理的预算使用,不浪费却也不吝啬。与此同时,他也会虚心听取妻子和母亲的建议,让大家的声音都能被重视。

展望未来,李明对他们一家人的前景充满了期待。通过这次教训,他相信他们定能够变得更加珍惜彼此,化解分歧的同时也让感情更加融洽。

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来,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宝从一个调皮的六岁孩子,渐渐长成了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小李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已经是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级主管。

而李明,在公司的工作也算是小有成绩,至少比十年前要强太多了。除了薪水外,他们家里还有了一笔不菲的投资收益。这些钱都是他根据合理的理财计划,精打细算下来的结果。

不过,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母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了。她的老年痴呆症情况日益严重,有时甚至会完全失去理智。照顾她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明和小李身上,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人正在吃饭,母亲突然站起身来,神情有些恍惚。她指着李明,声嘶力竭地大吼:"你这个贼!快把我的钱还给我!"

李明和小李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小宝更是目瞪口呆。李明连忙上前想要安抚母亲,却被她一把推开,狠狠摔倒在地。

"妈!你怎么了?"小李赶紧扶起李明,又转过身去劝阻母亲,"妈,您冷静点,我们哪有占您的便宜啊?"

可是母亲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的话,她仍旧不依不饶,口中不住地重复着"还钱"两个字,就好像陷入了十年前的旧梦境里。

最终,他们只能请来护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母亲按在椅子上。等她终于平静下来后,小李无奈地对李明说:"看来妈妈的病情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我们得想办法治疗她。"

从那以后,他们就四处托人寻访名医,希望能够为母亲治好病。可是,每一位医生听完病情后,都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不可逆的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其中一位医生如是说,"你们只能通过药物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来尽量延缓病情的发展。"

李明和小李听了,都陷入了沉重的绝望之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的病情竟然会如此严重。

回到家里,小李泪流满面,无助地靠在李明的肩膀上。李明知道,对于一个孝顺的儿媳妇来说,看着自己的婆婆一点点离开人世,是何等的痛苦。

他只能轻轻拍着小李的背,安慰她:"别难过,妈妈她毕竟已经老了。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好好珍惜和她相处的时光。"

为了照顾好母亲,李明和小李不得不做出了一些艰难的抉择。

"妈妈就快离开我们了,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还只顾自己的事业呢?"小李是这么对李明说的。

就这样,他们几乎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母亲的身上。有时,他们连小宝的事情都顾及不上了,只能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不过,小宝已经长大了,他很理解他们的处境,并且主动承担起了一些家务活。

3 阅读:1328

于春利讲故事

简介:于春利讲故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