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陕西籍的作家写了一部有点颜色的小说,一时风靡大江南北,甚至被权力系统列为禁书,删掉很多情节之后,才再次出版。他说的很多社会现象都是人们曾经提到的社会现象,只不过他善于搜集整理而已。于是,他被人们称为庸俗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却出了一部又一部,持续热卖,简直成了畅销书。那么,庸俗的作家也有存在的价值。
书中的一些小段子都是人们街谈巷议中产生的,有一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他就是那么堂而皇之地写进小说,让人们觉得他很俗气,尤其是他的语言,用了非常俗气的白话文,但并不是完全那么俗气,有一些半文半白的性质。很多人说他俗气,是因为他的小说情节俗,段子俗,语言俗,构思俗,整体来看显得比较庸俗,但越是这样庸俗的作家,作品就越是大卖。文学作品有高雅和通俗之分,高雅的文学一般流行于达官贵人的圈子,尤其是古代,达官贵人大多具有高等文化素质,能够享受国家俸禄,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用来琢磨写作,很多诗歌的格律就是达官贵人创造的。他们以诗词为正宗,要写诗作词,还要互相酬唱,等于互相吹捧,而平民老百姓却读不起书,不识字,当然不能理解那些所谓高雅的诗词了。老百姓只能听评书,看戏曲。评书以小说底本为原型,弄成了话本,评书演员依据话本来演播,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容易让底层老百姓接受,当然也就成了一种通俗的讲述文学的方式。戏曲要靠剧本来支撑,写作剧本的仍然是文人,写得通俗易懂,不仅民间老百姓爱看,而且达官贵人也喜欢看,里面加入了语言、音乐、表演等元素,简直就是一场视听盛宴。
高雅的作品有其流行的圈子,通俗的作品也有其流行的圈子。虽然通俗的作品流行的圈子比较大,受众广泛,但通俗的作品并不是庸俗的作品。通俗只是语言方面比较通俗易懂,容易让很多人接受,但在情节构思方面,在段子的描写方面,并不是那么庸俗。而庸俗的作家喜欢收集街谈巷议,收集人们经常谈的一些小段子,以此结构情节,最终弄成一部所谓的小说,其实已经庸俗不堪,但因为里面加入了一些情色的元素,竟然可以迅速传播,成为畅销书。庸俗的作家容易迎合庸俗的读者,也就容易适应市场。有很多人喜欢庸俗的作品,因为这些人阅读水平不高,平时读书比较少,甚至根本就不怎么读书,一旦遇到人们传言中的所谓畅销书,就会拿过来阅读,一读之下就会积极探索,认为作者写得好,其实作者写的内容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读书的这个人阅历比较浅,不怎么读书,就觉得这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其实他受到了自己认知限度的约束,并不能放宽眼界,也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只是休闲式地看一看,品鉴一番,也就完事了。这样的读者不在少数,而庸俗的作品正好适应了这部分读者的需要。
庸俗的作家写出了庸俗的作品,庸俗的作品适应了庸俗读者的阅读需要。庸俗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刺激一些读者的兴趣。里面加入一些凶杀暴力情节,加入一些色情元素,加入一些穿越的元素等等,就像现在的网络小说作家一样,写了很多文字,甚至日更几万字,一部小说动辄几百万字,已经成为常态。他们只是要获得巨额流量,把流量变现,而不是为了写出伟大的作品。当然以他们的才力来看,他们也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他们只是适应了文学市场的需要,要写出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适应读者阅读的需要,而很多读者并不会专注于一部网络文学作品,而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寻找自己喜欢阅读的作品。越是这样,越能显示读者的阅读水平,也越能显示作者写作的水平。其实都很庸俗,只不过双方都没有明说,作者想要写作庸俗的作品获利,还不会触犯审核规则。而在严格的审核规则之下,很多有才气的作者蜕变为庸俗的作者,写出了庸俗的作品,当然也就让很多读者失望了。但读者也呈代际更替,很多新生代的读者出现了,接触更多的是手机上庸俗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就认为这样庸俗的作品算作文学作品了,其实对文学产生了严重的误解,甚至不能触及文学的一鳞半爪。
庸俗的作家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写出伟大的作品。即便他们想写出伟大的作品,也早已经习惯写庸俗的作品了,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毕竟审核的规则在那里摆着,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审核规则的需要,在审核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写作,写出了很多庸俗的作品,却可以轻松过关,获利颇丰。当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庸俗作品的时候,就是文学误入歧途的时候,也是文学沦为赚钱工具的时候,而庸俗的作家恰恰把文学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只是适应了市场化的需求,却容易误导读者,也容易让文学误入歧途。从市场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庸俗的作家一定有存在的价值,真正的严肃文学作家却并不多见。
或许读者已经完全被庸俗的作家误导了,也被市场误导了,当然就认为庸俗的作家写的作品才是好的文学作品。越是这样越容易走向偏激的状态。越容易让文学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