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贸领域人士皆知,武器装备交易凸显政治需求与军队需求并重,有时政治需求更甚。即便部队需求不大,买家也可能为满足政治需求而购买。乌兹别克斯坦的动向或为此典型。
俄媒称,中国批准向乌兹别克斯坦售先进战机,深化两国军事合作。乌空军现役飞机不足50架,多为老旧米格-29,难以满足需求。乌曾考虑俄苏-30SM,但价格高且交货慢。
因此,乌兹别克斯坦空军关注中国“枭龙”block3轻型战机与歼-10CE中型战机。相较于苏-30SM的被动相控阵雷达,两者采用更先进的主动雷达,弹药性能优越,且价格、交货能力均具优势。
俄媒称乌兹别克斯坦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但该国近年倾向采购中国装备,如“红旗-9B”、“凯山-1C”及“飞蠓-90”防空系统,已形成完整防空体系,取代原有苏系装备。
现今,乌兹别克斯坦或引进中国战斗机,显示其努力摆脱苏/俄装备及俄影响力。此可能性非零,因自普京政府3年前对乌行动以来,俄罗斯作为世界级军事强国的形象已大打折扣。
世界级军事强国鲜少主动挑起与邻国大规模军事冲突以争地缘战略空间,多利用影响力,通过政经文科手段瓦解敌对势力,或培植代理人发动战争,达成目的。
开战则意味国家成“棋子”,难逃棋盘争斗。世界级强国岂会轻易下场?俄军行动显被逼无奈,反映其国力、地位及影响力下滑。
乌兹别克斯坦若继续依赖俄制装备保障军力与国安,将不可靠。其或将寻求与其他大国合作。俄罗斯影响力减弱,乌或成继巴后第二个引进歼-10CE、组建“中械军”的中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