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老公手机给婆婆转5千买衣服钱,婆婆:你哥买房,别拿5千糊弄我

晓美说故事 2025-04-26 23:59:49

01

我叫黄梅,今年38岁,初中毕业,婚后一直生活在一个南方的小县城。

嫁给我丈夫的时候,我才21岁,那会儿他在城里的一家五金厂上班,我则在镇上的服装店做导购。

我们算是媒人介绍认识的,也没谈过什么恋爱,见了几面觉得人还可以,就结婚了。

我老公姓赵,叫赵立军,比我大三岁。

我们婚后生活一直很普通,没什么大风大浪,也没什么惊喜。

结婚头几年,我在家带孩子,后来孩子上学了,我就在小区附近开了家小吃铺,卖点馄饨、炸串和米线。

挣不了大钱,但也够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赵立军一直在那家五金厂干活,虽然辛苦,但胜在稳定。

家里经济虽然不宽裕,但也算过得去。

真正让我心累的,是我婆婆。

她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农村老太太,固执、强势,对我从来都不算好。

她有两个孩子,赵立军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小儿子赵立国,没结婚,在外地打工。

婆婆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对我们这个“长子一家”倒是从来没怎么关心过。

我一直忍着,想着一家人就是这样,没必要计较太多。

可直到那天,我拿了我老公的手机,给婆婆转了五千块钱,想让她买点衣服、补点身子,结果她秒回我一句:“ 你哥买房,别拿五千糊弄我! ”我心里那口气,从那天开始,再也压不下去了。

02

那天早晨,赵立军出门上班前,把手机落在了客厅茶几上。

我刚好在收拾屋子,看到婆婆在家族群里发了一句:“最近总头晕,可能是年纪大了,该买点补品吃吃。”我看着那句话,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她虽然对我不好,但毕竟是老人了,我想着尽点孝心也没什么。

于是我顺手拿起老公的手机,打开微信,给婆婆转了五千块钱。我还特地备注了一句:“妈,买点衣服、补品,别省着用。”我想得很简单,五千块虽然多,但毕竟是老人,花点钱又能怎样?

结果不到两分钟,婆婆就给我回了信息:“ 你哥买房,别拿五千糊弄我。 ”

我当时愣住了,脑子嗡的一声。什么意思?我哥?我转的是我老公的钱,她却说“你哥”?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这五千块,在她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她要的,不是这点孝心,是更多的钱,是给她小儿子买房的钱。

我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和赵立军讲,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婆婆——这个从我们结婚起,就从没真正把我当一家人的女人。

婆婆一向偏心小叔子赵立国,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事。可她现在居然直接把我们“孝顺”的五千块视作敷衍,甚至认为是我们在“糊弄”她,理由只是因为小叔子要买房。

这几年,小叔子一直在外打工,听说换了好几份工作,也没存下什么钱。

婆婆从来不让他说实话,还美其名曰“人家是有出息的,不愿意在一个地方窝着”。

而我们家呢?

从婚后到现在,凡是家里有什么事,都是我们出钱出力。

去年婆婆生病住院,差不多花了三万块,全是我们掏的。

小叔子呢?

连个电话都懒得打。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次我半夜给赵立军送饭到医院,走廊里冷得发抖。婆婆却一边吃着我做的红糖糯米粥,一边念叨:“你哥国强(小叔子的小名)要是在家就好了,他最会照顾人了。”我当时差点没把饭盒摔了。

她的心里,只有那个从不在她身边、也不管她死活的小儿子。

赵立军其实也知道这些年他妈偏心,可他从不说。每次我忍不住埋怨几句,他就叹口气说:“她就那样,你忍一忍吧,别跟老人计较。”我也忍了十几年,可这次,我真的忍不下去了。

我没吭声,把赵立军的手机放回原位,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可那天晚上,我还是没忍住,把事说了出来。

“你妈回我,说五千是糊弄她,她哥买房呢。”

赵立军皱了皱眉,“她怎么能这么说?”

“你说怎么能?她眼里就只有你弟,我们给她钱,是糊弄;你弟要买房,是大事。她不是想让我们出钱帮你弟买房吗?”

赵立军沉默了好一会儿,说:“国强是我弟,他现在也确实没什么积蓄……”

我冷笑一声:“所以你是打算给他出首付?小家不顾了?”

他没说话。我知道,这事他为难,一边是我,一边是他妈和弟弟。 可我也为难啊,我这些年操劳这个家,难道就该被这样视作‘外人’?

第二天,婆婆直接打电话过来,语气硬邦邦的:“你哥的房子看好了,首付三十万,你们出二十万吧,剩下的我再想办法。”

我听完电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我们家哪有二十万?”

“你们不是攒了不少嘛,上次你立军说你们存了点钱,准备换个大点的房子。我看就先别换了,先帮你哥把房子买了再说。”

我气得发抖:“我们那是孩子读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为了你小儿子的房子,把我们孩子的未来拿去换?”

婆婆不屑地说:“你家那孩子,女娃,读那么多书干嘛?早晚是要嫁人的,哪比得上你哥,他得成家啊。”

我真的忍无可忍了。

我挂了电话,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赵立军回家后,我把电话录音放给他听。他听完后,脸色铁青,但还是没说什么。他太清楚他妈是什么人了,争也争吵也吵不赢。

那晚我们吵了很久。我说:“你要真把这二十万给你弟,那你就别怪我带孩子走人。”

赵立军看着我,眼神复杂。他喃喃道:“我不是不想帮我弟,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受委屈。”

那之后,他开始慢慢疏远他母亲。没再主动打电话,也没再给钱。婆婆打电话来闹,我就在旁边听着,他也只是敷衍几句就挂了。

而小叔子赵立国,最后还是靠贷款买了房,据说婚也结了。我没去参加婚礼,也没送礼金。婆婆后来还专门打电话来骂我,说我“没良心”,我直接挂了电话。

这几年我看清了太多东西——有些人,永远不会对你好,不管你怎么忍、怎么付出。

03

现在想来,婆婆那句话其实是她一贯的思维——我们这个“长子家庭”是理所当然的提款机,而她的小儿子,才是她真正的“宝”。

我不再纠结了,也不再生气了。人到了这个年纪,心里其实早就明白了很多,只是以前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承认罢了。

赵立军后来对我说,他后悔没有早一点看清这件事。他开始帮我一起打理小吃铺,也开始认真为我们女儿的未来做打算。他明白了,不是所有的亲情都值得牺牲,更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必须用“忍”来维持。

我也终于明白,“孝顺”不是盲目的付出,更不是无底线的成全。我们要学会为自己活,为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活。

日子还在继续,我的心却比从前轻松了许多。婆婆那边的事,我不再过问,也不再强求她理解我。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你改变不了,但你可以选择不再被她影响。

至于那五千块钱,我当自己买了个教训,值了。

0 阅读:0